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热心人,后埠街城北社区袁冬生就是一位典型代表。“有什么事情找袁叔,找他帮忙肯定没错!”这是小区居民们遇到烦心事或急难事,就时常说起的一句话。袁叔今年65岁,是社区远近闻名的热心肠,他服务居民,关心照顾空巢老人,坚持志愿服务。大伙都亲切地称呼她“袁叔”。 点滴助邻里 平凡见真情 袁叔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后,总要在自己居住小区的附近四处转一转。并不是为了溜达、散心,而是借着这个契机,了解周边居民们的生活,从而帮助居民们解决问题。这一习惯,袁冬生维持了多年。附近住着一对年近8旬的夫妇,每次下楼都会采购好几天的菜和水果,但因为腿脚不便,拎起水来非常吃力,短短几十米的路要歇好几次,每次袁叔遇到他们,都会主动帮老人拎到家。 附近的安全隐患、卫生死角、外来人员等情况也难逃袁叔的“法眼”。他每天巡视每个角落,积极维护环境卫生,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对不文明现象进行劝戒。自来水管坏了,他及时联系了自来水公司修好;路面破损,袁叔拉来水泥,自己动手修补;社区的门拉手坏了,他顺手就给修好了;发现垃圾桶周边散落垃圾,他会主动清理到桶内。他的这一举动还影响了小区内的其他居民,以前看到垃圾箱满了,经常会有居民图省事将垃圾随手扔在外面,可现在,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少了,环境卫生也越来越好。
关爱空巢老人 收到邻居感谢信 刘国兰和袁宋玉是住在一栋楼里三楼和五楼的空巢老人,两人均已年事已高,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帮忙,但子女常年在外地,工作忙,没有时间。家里换个灯泡,清理空调、清洗窗帘、修个小家电、还有许多修修补补的事情都是袁叔帮忙弄好,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两人逢人就说:“有老袁这样的邻里,真是太幸福了,感谢他无时无刻不在关心我们、照顾我们……” 近日,两人分别写信感谢袁叔多年对他们的帮助,信中写道袁叔是现代活雷锋,无论谁家有困难,都会主动帮忙,跑前跑后,任劳任怨,像一棵大树,撑起一片天空,庇护者邻居们的安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让“孝”变得更有意义。
坚持志愿服务 文明我先行 “热心肠”的袁叔,退休后开始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有时候进行文明劝导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维护小区治安四处巡逻,他还不断慰问帮扶社区的困难居民。他不仅自掏腰包购买米油等慰问品,还定期到社区残疾人家里帮忙打扫卫生。在创建过程中,年过六旬的他每天奔走在辖区各小区,与其他志愿者一起清理乱涂乱画的小广告,维护小区停车秩序,清理杂草、乱堆放的物品,各种脏活累活抢着干,社区很多志愿者都佩服这个“爷爷”级的志愿者。就拿“牛皮鲜”来说,这些年袁叔铲掉了大大小小3万多张“牛皮癣”,铲刀换了好几把,他忙碌的背影深深定格在了居民的眼眸中。 袁叔说,“我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放在整个城市里都不起眼。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我每天能明显感受到环境一天比一天干净整洁,乱停乱放的现象越来越少,邻里关系也越来越和谐,这种变化会让我特别高兴,这也是我干下去的不竭动力!”从他几十年始终如一的善举中,我们看到了一位老人用一颗朴实无华的爱心,演绎着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他用榜样的力量带领着大家一起创造了更加温暖更加和谐的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