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萍乡经开区九旬老人郑培仁收到一份来自国家的“礼物”——一枚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王纯(右二)等领导看望慰问郑老
郑老是一位老兵,其家史辉煌却鲜为人知。
当天,前来看望和慰问郑老的萍乡经开区有关领导嘱咐他保重身体,现场要求工作人员帮郑老申请助听器,还要求村干部在今年国庆节,陪郑老一同观看阅兵实况电视直播。
弟弟在朝鲜战场不幸牺牲
郑培仁今年93岁,家住萍乡经开区社会管理四局三田村羊古坳。
据悉,郑培仁有11个兄弟,他在家排行老八。1949年9月,排行十一的弟弟郑建源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三五师四0五团当兵。弟弟当兵一个月后的1949年10月,郑培仁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军区袁州军分区萍乡县大队的一名战士。民政工作人员翻阅军人证明书
郑培仁当兵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从入伍到1952年2月复员,他所在的部队肩负清剿国民党的残余兵力和周边山区土匪,打过很多的小型战役。弟弟郑建源则与哥哥不一样,他当兵远离家乡,后来又与部队一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成为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经历了真正的枪林弹雨。不幸的是,1953年7月22日,在抗美援朝金城反击战中,郑建源英勇牺牲。 比生命还重要的四样东西
郑培仁耳朵有些闭,但思维非常清晰。
今年83岁的老伴黎祖兰说,“他一直珍藏着四份军人身份证书,这些东西他看得比生命还重,平时谁也不敢动它”。
四份证书分别是:一本《退伍证》,两份《革命军人证明书》和一份《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尽管年代久远,纸质泛黄;因为保存良好,字迹非常清晰。
其中属于郑培仁的证书有两份,一本是1952年2月颁发的《退伍证》和一份1950年8月颁发的《革命军人证明书》,颁发机关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萍乡市人民武装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兼中南战区。郑老的退伍证和军人证明书
属于弟弟郑建源的证书也是两份,一份是1950年11月颁发的《革命军人证明书》和一份1953年11月颁发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颁发机关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弟弟的军人证明书和牺牲证明书
黎祖兰说,“弟弟牺牲了,这些证书就是最好的念想”。 家史辉煌从未要求照顾
据悉,郑家除了郑培仁和郑建源两人当兵入伍,保家卫国以外,他们的侄子郑洪堂也当过兵,上过战场,经历过枪林弹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三田村村干部介绍,“郑洪堂是郑培仁的哥哥——郑家长子的儿子,郑洪堂今年已88岁高龄。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响应祖国号召,当兵入伍,后来参加过抗美援越战斗。退伍还乡后,郑洪堂一直在企业工作。目前,早已退休的他在家安享天年。”
“郑家三人曾经保家卫国,其中两人上过战场,一人在战场牺牲。郑家有着辉煌家史,为建设新中国做出很大的贡献”。萍乡经开区社会发展局民政科科长刘根说,“郑家条件较为艰苦,经济不算富裕,我从事民政优抚工作近10个年头以来,除了国家有优抚政策的以外,我从未看到郑家老少向党和政府提过其他要求,从未见过他们找组织要照顾”。 领导嘱咐老人保重身体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郑培仁兄弟入伍从军70年周年。
70年峥嵘岁月,他们坚守爱国心、心怀报国志;不管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他们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村干部与郑老在一起9月28日上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带着党和国家的关心关爱,萍乡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王纯,经开区社会管理局负责人彭霞,该局分管退伍军人事务工作的副局长黎浩良,经开区社会管理四局局长刘放明一行,来到了郑培仁家里,为老人送上了来自国家的礼物——一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同时为老人献上鲜花和慰问金。
领导还为郑老送来了鲜花和慰问金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请您一定要保重好身体”。王纯了解郑老耳朵听力不好,当场嘱咐身边工作人员,尽快为老人申请一副助听器,解决听力问题。随后,王纯又对在场的三田村村干部说,“老人是当兵出身,对军队的壮大和发展十分关心,今年是70周年大庆,到时你们要来郑老家里,陪郑老看国庆阅兵电视直播……”
面对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关心关爱,郑老全家感激不已。来源:萍乡观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