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没有别的小镇富丽堂皇
也没有别的小镇山清水秀
与其他小镇相比
它多的是一份内敛沉稳和人文情怀
故乡的历史古迹
一个才子山公园
1才子山公园
▲才子山公园才子山公园所在的小山,又名笔架山,山脚下有一座高大的山门,山门以当地蔡家祠堂为支点,因左边五生屋似蛇形,右边山岭坳似龟形,前方萍洪高速横亘而过,后方黎家大屋似凤形,故山门两侧牌坊上联是:银蛇炼珠丹凤朝阳萍洪高速通天下,下联是:金龟驮印神农笔架才子山中游公园,横批是:才子山公园。 地点:金山镇新杨村。
两大古遗址
1萍浏醴起义遗址
▲萍浏醴起义遗址萍浏醴起义是光绪三十二年同盟会影响下的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光绪三十二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等从日本回到湖南联络会党,宣传同盟会纲领,确定了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三处同时发动起义。 地点:金山镇小水村。
2山明分水塘铜矿遗址
▲山明分水塘铜矿遗址山明分水塘铜矿遗址矿井高4.5米,宽3.5米。1960年有很多职工在此上班,开办将近10年后就停了,现在井口周围还能找到矿石和炼铜渣子。 地点:金山镇山明村分水塘山上。
三位名人故居
1李畋故居
▲李畋故居
▲李畋陵园李畋故居座落在上栗县金山镇小水村,该建筑为砖木结构,仅存下来的面积不多,仅100多平方米。地点:金山镇小水村,龙王庙右侧。
2张国焘和张国庶故居
▲张国焘和张国庶故居
▲张国焘张国焘,字恺荫,又名特立,江西省萍乡县人。1916年,张国焘进入北京大学读书,五四运动中表现积极。1920年10月,创建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35年4月放弃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1937年3月在政治局扩大会议受到批判1979年逝世于加拿大多伦多。
▲张国庶张国庶,今上栗县金山镇人。张国焘之胞弟。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任萍乡县城党小组长。1926年,他组织萍乡中学学生迎接北伐军进入萍乡并做向导。 地点:金山镇山明村
四大金山标志
1古罗汉树
▲古罗汉树前殿内院尚存一棵植于唐开元年间的古罗汉松,高约8米,主干直径为0.5米,虽历1300余年风雨,但仍粗壮劲拔、虬枝翠叶,生气蓬勃。 地点:金山镇金山村瑶金山寺内。
2青龙桥和石板古道
▲古青龙桥桥为二孔石拱桥,长24米,宽4.5米,高6.3米,南北走向。桥身为麻石质,桥面为青石质,桥两头分为四级阶石板斜坡,中间有一道很深的车辙印,连接两头石板大道。桥墩上游有3.6米长的船型积水,桥拱很高,是一处完整的石桥。 地点:金山镇凤鸣村和石涧村交界处。
▲石板古道石板古道位于青龙桥两段,以青龙桥为中心。现存北段85米,南段87米,各宽90厘米,以青石板铺成。这主要体现了当时的交通情况,为当时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地点:金山镇凤鸣村,位于青龙石两端。
3长红桎木
▲长红桎木这棵树原在国民党的一位将军的花园里。树龄达千年以上,并与一棵同龄的罗汉松绞织在一起,人们又称之为连理树。该树是我国唯一的一年四次开花的稀有植物国之瑰宝。1986年在《人民日报》上报后,全国各地都有人前来观赏“她”的娇容。 地点:金山镇白鹤村。
4张维烈士纪念碑
▲张维烈士纪念碑张维,原名张国全,1908年出生在金山镇山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二。1925年,他年仅17岁,就参加了革命工作,并在斗争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12日,大革命运动失败了。张维没有被反革命的大屠杀所吓倒。他根据上级的指示,在家乡组织赤卫队,担任队长,与敌人顽强的斗争。 地点:金山镇山田村。
五座古佛寺
1瑶金山寺
▲瑶金山寺瑶金山寺原名宝华观,位于江西省上栗县金山镇,始建于唐开元年,有彭普明祖师住持。元、明、清多次重修。进士中宪大夫王龙峰题山门额“敕封瑶金山第一山”。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地点:金山镇金山村,坐北朝南。
2双峰寺
▲双峰寺双峰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为湘浏阳市金刚镇石庄寺第一子寺。寺院内有大雄宝殿、如来佛殿、观音堂和祖师殿等诸神殿宇,左为经堂,右为斋厅。十八罗汉,二十四位诸天分左右持器排列。 地点:金山镇高山村双峰山。
3莲台寺
▲莲台寺莲台山位于湘赣边界,属上栗县金山镇高山村管辖,距319国道2公里,是罗霄山脉的支脉,其发源地为六龙山来龙,主峰高耸入云,遍山青石林立,奇态百异,层层如莲,故此取名“莲台山” 地点:金山镇高山村湘赣边界莲台山。
4喻仙寺
▲喻仙寺在莲台山主峰之下莲台穴中众乡邻为感喻仙娘慈悲心怀,救世渡人之德,特建寺庙——喻仙寺,以示纪念。这里前有座座群山底伏恰似众生朝拜之状,后有天神贯气成天鹅抱蛋之形,左有萍北古刹——双峰古寺相辉映,右有东风惠我,省界为吴楚分水岭。 地点:金山镇高山村湘赣边界莲台山主峰下莲台穴。
5蔡家冲莲池寺
▲蔡家冲莲池寺莲池寺位于湘赣边界,地处江西省上栗县金山镇新杨村西华山脚下。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80平方米。始建于唐末,宋乾道十一年重建,明天启二年重修,清乾隆三十五年大修。共和文革中被毁,到七十年代接神归庙。 地点:金山镇新杨村,坐西朝东偏南30°。
故乡的田园风光
▶故乡的云与花海 ▶故乡的山与房屋 ▶故乡的秋 ▶故乡的田野与落日
故乡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