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本地旅游 回安源 忆安源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1248|回复: 1

回安源 忆安源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19-11-15 17: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摄影文稿  孙建平

三十年之前,我在安源纪念馆工作和生活了十二年,将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在这里。在新中国华诞七十周年之际我回安源了,在纪念馆重温安源路矿工人的革命斗争历史,在这里看看我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
640 (6).webp (7).jpg
▲在纪念馆前留影 640 (6).webp (8).jpg ▲纪念馆远景 640 (6).webp (9).jpg ▲纪念馆中景
640 (6).webp (10).jpg
640 (6).webp (11).jpg ▲纪念馆近景

这是十一前夕重新修改后对外重新开放的陈列馆。
640 (6).webp (12).jpg
▲陈列馆序厅

展览前言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是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之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来到安源开辟和领导工人革命斗争,唤起工农千百万,演绎了长达十年的波澜壮阔的英雄史,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最为壮丽的篇章,铸造了“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情神,将永远激励中华儿女努力奋斗,砥砺前行。
640 (6).webp (13).jpg
以下是在展厅拍的部分照片:
640 (6).webp (14).jpg
这里的陈列内容都是我曾经熟悉的,现在只是陈列形式有了变化。
640 (6).webp (15).jpg
清末邮传大臣、官商盛宣怀为解决汉阳铁厂燃料之需,引进外资和西方先进采矿技术开发安源煤田。开凿总平巷,修建株萍铁路,1906年路、矿相继完工投产,成为中国最早采用机械生产、运输、洗煤、炼焦的煤矿,时为中国十大厂矿之一。当时的安源煤矿正式称呼叫萍乡煤矿。
640 (6).webp (16).jpg
640 (6).webp (17).jpg
640 (6).webp (18).jpg
640 (6).webp (19).jpg
熟悉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画

《毛主席去安源》油画是以毛泽东1921年到安源组织工人运动为表现题材创作的。该画“开创了无产阶级美术创作的新纪元”,文革期间在中国美术界具有和样板戏一样的地位。该画的单张彩色印刷数量累计达9亿多张,被认为是“世界上印数最多的一张油画”,创造了中外美术史上的神话。
640 (6).webp (20).jpg
640 (6).webp (21).jpg 毛主席与工人在一起油画
640 (6).webp (22).jpg
640 (6).webp (23).jpg
640 (6).webp (24).jpg
640 (6).webp (25).jpg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创造了许多个“第一”,如:1921年12月,成立了全国产业工人最早的共青团组织——安源团支部。1922年2月,成立了全国产业工人最早的共产党组织——安源煤矿支部。1922年9月,成立了我党历史上最早的武装性质的工人组织——安源路矿工人侦探队。1923年2月7日,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最早的经济组织和经济实体——安源煤矿工人消费合作社。1923年2月12日,安源煤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发行了最早的股票。1923年6月,党的“三大”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史上最早的工人身份的中央执行委员之一的朱少连。1923年8月,俱乐部发行了中共党史上最早的货币。创办了最早的工人储蓄事业。1924年5月1日,全国工运中最早的自主设计建造,最具建设规模的工会大厦——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讲演大厅落成。1924年5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第一个少年儿童组织——安源儿童团,又称安源童子军。1924年12月,创办了我党历史上第一所党校——中共安源地委党校。1925年1月,中共“四大“召开前,安源是当时全国组织规模最大、产业工人成分最多的党组织。
640 (6).webp (26).jpg
640 (6).webp (27).jpg
640 (6).webp (28).jpg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实景
640 (6).webp (29).jpg
640 (6).webp (30).jpg
安源煤矿作为中国最早的近现代企业之一,可以看作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缩影,在这一社会转变中,与农村联系最多的煤矿产业工人的命运最为独特。安源路矿工人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经是全国企业中数量最多的,他们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先后参加过同盟会组织的反清起义,支援过北伐战争,还有很多工人参加了红军,并成长为高级将领。
640 (6).webp (31).jpg
640 (6).webp (32).jpg
纪念馆的陈列,除了序厅分为六个部分。我刚到纪念馆时分配在第二、三部分当讲解员,这里还有王慧敏、杜志兰和李群珍,她们巳在这里担任了六年以上的讲解工作,是我的前辈和老师。对我来说,这里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工作富有极大的挑战性。
640 (6).webp (33).jpg
以前进出纪念馆的大门

回顾建设中的安源纪念馆 640 (6).webp (34).jpg 开工庆典 640 (6).webp (35).jpg 喜迎毛主席去安源瓷砖画
640 (6).webp (36).jpg
竣工后的安源纪念馆
640 (6).webp (37).jpg
这是我的前辈们的合影,他们当中的人是我的老师和榜样,他们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了工作的精神一直鼓舞和激励着我。从建设纪念馆开始,他们陆续从全市的南下干部、市直机关干部、退伍军人、中小学教师、老三届知青、煤矿工人和农村知识青年、应届中学毕业生中选拔而来,他们不仅参加过纪念馆的建设,还是安源工运史的宣传者,接待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和来自世界各国的外宾。
640 (6).webp (38).jpg
1977年夏天,我们八个人与前辈一样,分别从上官玲煤矿、焦宝煤矿、王坑煤矿、萍师付小和萍乡师范学校选调和分配到了这里,让我们有缘成了同事,成了好兄弟,好姐妹。之后几年我们早上一起出操,白天一起工作向观众讲解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安源开展工人运动的故事,晚上一起学习和娱乐,过了一段准军事化管理的生活,是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朝气蓬勃,天天向上的生活,值得留恋。合影中后排从左到右为谢霞、马丽娟、刘晓萍、彭云秋(时任我们的宣传科长)、胡自国,前排从左到右为孙建平、曾春艳、丁晓兰、刘娟。
640 (6).webp (39).jpg
这是我们向观众演唱《劳工歌•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歌》的情景。演唱者从左至右前排王慧敏、杜小平、肖冬梅、丁晓兰、谢霞,后排刘义胜、孙建平、杨放萍、胡自国。歌词是:
被污辱的是我劳工,
被压迫的是我劳工。
世界啊,我们来创造,
压迫啊,我们来解除。
创造世界除压迫,
显出我们的威风。
联合我劳工,团结我劳工,
劳工,劳工,应做世界主人翁。
应做世界主人翁。
640 (6).webp (40).jpg 这是我们与中国人民大学来安源实习的同学一起拍的合影 640 (6).webp (41).jpg 这是我们接待巴基斯坦外宾的合影 640 (6).webp (42).jpg 这是军训休息时拍的照片
刚到纪念馆工作的几年,年年都有军训,让我的军事素质有了提高,射击成绩平均9环以上,投弹成绩超过了35米。这时,还有同事手把手的教会了我开汽车修汽车,学会了组装电视机和收音机,开始练习摄影和写文章。结婚以后,受同事们的影响学会了炒菜做饭和种植蔬菜,我在后院开垦了一块菜地,有10联菜土,每联整理成1米宽10米长,还挖了一个能装10担有机肥的粪坑,四季都能收获无公害的蔬菜和瓜果,除了自给自足还送一部分给朋友。与此同时,领导经常安排我到外地出差做调查研究工作,走遍大江南北去收集史料,访问在安源从事过工人运动的老人,也让我养成了爱好旅行的习惯,并保留到现在,这些手艺和习惯让我后来的工作和生活得心应手,轻松愉快。 640 (6).webp (43).jpg 女兵风彩 640 (6).webp (44).jpg 离别时与同事们的合影
在这里经历了十二年的洗礼之后,纪念馆的书记和馆长按照传统惯例为我这个研究室副主任、工会主席开了欢送会,同事们惜惜不舍,依依告别,相互鼓励,相互祝福,合影留念。后来的三十年,我一直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不断挑战新的工作,不忘初心,用优异成绩报答前辈们的教育和培养。在这里,我相信缘分,有缘的人你们就是在天崖海角,各分东西也能走到一起,相识、相知、相爱。 640 (6).webp (45).jpg 这是我保留的在安源煤矿釆煤工作面体验生活时的照片 640 (6).webp (46).jpg 现在的安源煤矿大门
640 (6).webp (47).jpg
接着,我又参观了部分革命旧址。这里是毛主席1921年来安源时居住过的地方——八方井44号。 640 (6).webp (48).jpg 毛主席住过的房间 640 (6).webp (49).jpg 堂屋 640 (6).webp (50).jpg 这是1898年建成的安源煤矿总平巷
640 (6).webp (51).jpg
1922年,由毛泽东领导的中共湘区委员会派李立三、刘少奇、蒋先云到安源地区开展工人运动,同年3月,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筹备委员会,5月1日俱乐部正式成立,李立三、刘少奇先后担任俱乐部主任,并建立党团组织和工人纠察队。因为路矿当局长期拖欠工人工资并压迫工会,9月14日俱乐部领导路矿工人17000多人举行大罢工(即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并取得了胜利,使当局接受了工人提出的各项谈判条件。1924年5月1日,由安源矿工捐资兴建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大楼竣工,俱乐部各机构迁往新址办公。这是由刘少奇设计建设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演讲大厅,建筑式样仿自莫斯科大剧院。 640 (6).webp (52).jpg 俱乐部演讲大厅,分三层能坐700观众 640 (6).webp (53).jpg 这是安源煤矿办公大楼,又称盛公祠,建成于1902年 640 (6).webp (54).jpg 安源新貌

这次回安源,曾经的同事或退休,或调走。还好,回忆如故,每一幅照片都包涵了一些回忆和一个故事,一切都是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14

帖子

8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6
QQ
发表于 2019-11-17 10: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历史的见证人 满满的回忆啊
亚马逊 产品摄影、图片精修、策划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