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现为江西省文化旅游厅直属单位。该馆先后被评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全国工会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单位等,设有工运旗帜秋收烈焰——安源革命斗争史展览、安源工运时期廉政建设陈列馆和中共湖南省委在安源革命活动展览馆,1984年邓小平同志为纪念馆题写馆名。 四十年沧桑巨变,四十载春华秋实。乘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充分发挥红色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创优,着力打造“安源”红色品牌,讲好安源红色故事,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发展旅游经济,扎实推进红色文化全面发展。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服务功能持续增强 馆区一角
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景区建设,基础设施在功能、设置、布局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完善和提升。种植雪松、龙柏、广玉兰等景观树600余株,铺设大面积草皮,增设花坛,改造游步道,道路铺设沥青,馆区夜景亮化提升,设立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的停车场,改造两座星级旅游公厕,增设功能齐全的游客服务中心,设立景区游览图、中英双语标识牌,展厅安装中央空调,增加休息椅、轮椅、童车等便民服务设施,完善语音导览系统,馆区实现网络全覆盖,为观众打造休闲、舒适的参观环境。 严格细化安保措施 筑牢安全管理屏障
纪念馆始终把文物安全与安保工作放在首位。定期开展安防知识专题讲座和应急预案演练,全面普及安防知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从2008年起,先后投入200多万元更新和添置消防器材、安防监控系统,值班安保人员全天候24小时视频监控,定期对展馆重点部位、文物库房和周边民宅以及旧址进行巡查,做到人防、技防有效结合。建馆以来,未发生任何文物安全事故。 宣教工作亮点纷呈 奏响红色传承强音 活动现场
该馆始终充分发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作用,大力宣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每年接待观众120余万人次,安源红色宣传队定期走进学校、乡村、社区、军营等地,开展送展览、送红色演出、送书籍活动;举办了小小讲解员比赛、家乡文物进校园、安源红色诗文朗诵等系列宣教活动:开设萍乡市红色文化讲堂,宣传萍乡红色文化;春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假日,连续组织开展红歌奏响安源山活动;自编、自排、自演大型安源革命历史舞台剧,采取讲、唱、跳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再现了昔日火红的安源革命岁月。 陈列水平显著提升 文保学研硕果累累
作为宣传展示安源工人革命运动的专题纪念馆,该馆现有文物2652件/套,其中一级文物61件/套,二级文物67件/套,三级文物2050件/套;负责保护和宣传的文保单位2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1处。通过陈展提升,运用场景复原、幻影成像、影像音频触摸屏、艺术品等展陈技术,再现安源红色历史,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该馆深入挖掘史料,开展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新论》《中国工运的旗帜——工运史研究文选》《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研究》等数十部论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进步丰富了安源精神所赋予的时代内涵。近年来,先后投入文保经费2000多万元对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秋收起义军事会议等旧址进行本体修缮、环境整治和复原陈列,并全部对外开放;扩大文物征集渠道,陆续征集到从安源走出的开国将军和国家领导人遗物以及安源煤矿工业文物百余件,同时完成了馆藏文物数据化建设和馆藏资料数字化转换,实现信息化管理。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将不忘初心,勠力同心,继续讲好“安源红色故事”,在传承中创新,探索、挖掘红色安源的丰富内函,加强红色文化建设,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发展新路子,让安源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为萍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信仰支撑。
来源:萍乡市文广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