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城事民生 【高自立家风小故事】永不褪色的木门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1942|回复: 0

【高自立家风小故事】永不褪色的木门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20-4-17 08: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40.webp (4).jpg
人物简介  

高自立(1900-1950)

萍乡安源区青山镇源头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尚在母腹中,父亲就因病去世,由伯父抚养成人。9岁时进私塾读了4年书,13岁到安源"豫兴红"杂货店当学徒,后又在南坑、长平里、湘东、上栗和萍乡县城内当了十余年的学徒和店员。他聪明好学,精明能干,能双手同时打算盘,而且又快又准。1925年,高自立参加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活动,在安源从事工人运动,是工人运动的骨干分子,主动帮助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采购货物,清理财务帐目。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三军政委兼军委书记,红五军团十五军政委兼军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政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央审计委员会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央政府土地部部长,共产国际监察委员会委员,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中共七大正式代表。1950年1月9日因病在沈阳逝世。

640 (1).webp (1).jpg

1950年1月,高自立积劳成疾,在东北逝世,妻子杨竞成谢绝了在北京的延安老姐妹的邀约和省领导安排留昌的建议,毅然回到丈夫的家乡,带着脚严重残疾的女儿,在农村扎下根来。她将大部分抚恤金捐给贫困的乡邻,剩下的钱用来修缮早已破败不堪的房屋,屋子落成后,特意请人在朱红的大门上郑重地写上“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十二个大字,上世纪80年代中期,高家子孙将木房改建成水泥楼房,但完好保存了那2扇写有标语的木门,并将其重新安装在新居。“这2扇木门是传承爷爷精神和家风的气节牌,教育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辛,都应一心为公,自力更生,与人为善。”这扇特殊的木门一直立在高家,12个大字勉励着子孙后辈们不断奋进。

640 (1).webp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