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巍是个有二十多年吸毒史的瘾君子,同时是以贩养吸的毒贩和艾滋病感染者。2015年7月24日,因犯下贩毒大案被捕。2019年11月1日,被执行死刑。 在四年的诉讼和管教期间,因为一名管教警官,钟巍爱上了读书,并与书为伴,通过书籍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从一个狂躁的毒枭,变成为一个认罪悔过、遵守监规的在押人员。而这名管教警官,就是萍乡市看守所第一管教大队长熊军。
读书,缘于一次处罚
钟巍与书的接触,源于一次犯事后的处罚。 2015年9月,钟巍因贩毒落网。作为重刑犯和艾滋病患者,他不想就那么轻易屈服,于是给了看守所管教警官熊军一个“下马威”,煽动同监室人员集体绝食。 熊军一眼识破钟巍的诡计,并当众宣布:钟巍因唆使同监人员集体绝食,严重违反看守所管理规定,予以禁闭处罚。 禁闭室内,熊军丢进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三字经》:你哪天背出来了,哪天放你出去。 禁闭第二天,熊军从禁闭室外经过,听到里面传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读书声。 “你有什么正当的要求,可以向所里提,违反看守所管理规定是决不允许的,必须受到处罚。作为成年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像你这次贩毒一样,必须接受法律的制裁。《三字经》你慢慢背,好好体会,认真反省,写出检讨来。”熊军说。七天后,钟巍竟然结结巴巴地把《三字经》背了出来。从这次正面交锋起,熊军与钟巍开始了四年多的看护相伴、与书有缘的时光。
从此爱上读书
“学校读书时,我成绩一直不好,但历史课还可以,喜欢看历史书。”在一次交谈中,钟巍无意中说到自己喜欢书。
熊军记在了心上,想起家里一套《明朝帝王传记》,便把这套书带给了钟巍。钟巍见到这套书,喜不自禁翻看起来,一看就着了迷。 《明朝帝王传记》很快读完了,钟巍一发不可收拾,通过看明朝历史书籍,了解到有一套有趣的明朝历史书——《明朝那些事儿》。见到熊军,钟巍急切地问有没有《明朝那些事儿》,说他非常想看。 熊军利用业余时间,到萍乡旧书市场淘书,到网上书市淘宝,先后淘齐一套《明朝那些事儿》。每淘得一本,书送到监室,钟巍便忍不住翻看起来,晚上还把书藏在枕头底下,不让他人看,更不让借。 四年多来,熊军从自己家、看守所图书室,以及旧书店购买,为钟巍提供了数十套(本)历史类读物。每天巡查谈话时,钟巍与熊军在书上有了共同语言,聊聊对书中历史人物的看法,交流读书心得。 有了书籍陪伴,有了书的熏陶,钟巍狂躁不安的心,逐渐平静下来,情绪也趋于稳定,甚至影响到同监室在押人员,也起到了好的示范作用。
塑造灵魂,也关心身体
熊军作为艾滋病监室的管教警官,对艾滋病患者无微不至地关怀,特别是钟巍这名重症患者。 钟巍刚入所时,除了艾滋病外,还患有肺结核病、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病,全身多处溃烂,加上戒毒脱瘾生理反应强烈,各个脏器功能紊乱,上吐下泄,焦躁不安,连续几天粒米不进,艾滋病已经处于发病期,最严重时CD4低至个位数,基本没有免疫能力。 针对钟巍的实际情况,萍乡市看守所制定了周密的监管方案,特别是在医疗卫生和后勤保障工作方面,采取了许多人性化管理措施。 熊军把抗病毒药放在钟巍床头,盯着钟巍,把药吃下。冬天了,每隔几天,熊军就会从厨房提来热水,让钟巍洗澡。钟巍在押四年多,数次住院,一直是熊军无微不至地陪护照顾。 四年来,每逢钟巍的生日,熊军都会自费买来蛋糕给他过生日。钟巍对同监人员说,“这么多年来,我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都忘了生日,只有熊军记得我的生日。” 熊军不仅记得他的生日,本子上记着艾滋病监室所有在押人员的生日,还有在押人员父母的生日,届时一一打电话给在押人员父母祝福生日,替在押人员传递一份孝心。 “如果早能够认识你,我也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有熊军的关怀和书籍的抚慰,钟巍从被动接受管理,到主动遵守监规,成为监室服从管理的榜样。钟巍说,熊军本身就是一本书,从他身上,他看到了别人没有的东西。
熊军其人
熊军管理艾滋病监室12年,从一开始对艾滋病一无所知,到成为看守所艾滋病防控的行家里手;从对艾滋病在押人员管教工作的门外汉,到艾滋病监室管教工作的顶梁柱。12年来,熊军累计管教涉艾在押人员100多名,不仅确保了每名艾滋病在押人员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更是通过自己的举动,赢得了这一特别群体的尊敬和信任。 熊军从警2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零违纪、零投诉的纪录。先后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嘉奖,还被评为“江西省最满意人民警察”。 2019年11月钟巍被执行死刑前,留下遗言,要求家人给看守所和熊教官送一面感谢的锦旗,感激熊军在他人生最后四年对他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救赎。 2019年11月10日,钟巍家属送来感谢信和锦旗。锦旗上书八个字:“人性关怀,大爱无疆”。
来源:号外萍乡(记者 黄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