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4月,上栗县共发生电信诈骗案件129起,其中网络贷款诈骗占比28%,跃居首位;刷单诈骗和网络投资诈骗分别占比21%、17%,排行第二、三位,虚假购物、网络交友诈骗明显增多。可见,随着各行业逐步复工复产,诈骗分子也开始“复工”,大家必须提高警惕。
下面这些诈骗手法 都是诈骗分子的“常用伎俩” 小编先给大家打支“预防针” 以后遇到这些情况 务必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01交友网络投资类骗局案情回顾 3月8日,上栗警方接到M先生报警:其2020年1月份在某交友软件认识一网友。2020年2月初,对方向他推荐投资网站,并将M先生拉进了一个名为“共创共赢财经”的微信群,该微信群里天天有自称是投资指导老师的人上课及分享投资成果,并称投资盈利后将拿出部分收益去做慈善事业。其信以为真,便根据群里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载了一个股指期货APP,抱着试试看的心理,M先生向该网站投资5700元,不到10分钟就盈利并成功提现,到账77152元。M先生大喜过后继续投资,先后分3次投资了77152元钱进去。此时,M先生想提现却发现无法操作,咨询客服说系统维护。但第二天依然无法提现,客服说要交20%的手续费,M先生这才察觉是诈骗。 反诈小贴士:不法分子通过交友软件如微信、QQ等,广泛发送虚假投资网站链接,一旦“猎物”点击注册,便以高盈利为诱饵,以此获取事主信任,产生“投资网站可提现”的错觉。接下来的投注不管盈利多少 ,都会以额度不足或需缴纳手续费为由诱导事主投资更多。待到发现是诈骗,事主早已山穷水尽。
02兼职刷单类骗局案情回顾 2020年3月5日,L先生在个微信群(拼多多互点群)与该群中一个微信昵称为“***”聊天,随后介绍L先生在手机上刷单赚钱,并发送一个APP的二维码,L先生注册后按照在该平台派单客服提供的商品ID,按照要求到京东APP上刷单支付。之后对方要求L先生完成刷单任务,任务包括“点击对方发送的商品链接,直接向商家支付货款,之后将以每笔货款的10%向L先生返还佣金”,L先生按照对方指示操作进行刷单任务,就这样,L先生先后分6笔共计148390元转至嫌疑人指定账户,后因约定返佣金时间到期联系不上对方,L先生才意识被骗。 反诈小贴士:网上兼职赚外快,请通过正规平台、合法渠道。刷单不仅可能承担法律责任,还可能遇上诈骗,一旦遇到对方说出“卡单、支付出错、资金冻结”等理由,要刷多笔才能退款时,基本就是诈骗,请大家一定不要上当。
03网络贷款类骗局案情回顾
2020年2月27日,上栗镇Z先生其电话接到“京东客服”电话,可以无息贷款3万元,Z先生向对方表示自己有需求,对方随即发送一张二维码给Z先生并要其下载一个叫“京东金融”APP,并说贷款三万元需要1500元服务费,Z先生按照该客服要求通过云闪付账户转账1500元。该客服又称需要要交百分之五的押金,Z先生又通过云闪付转账1500元给。后客服称Z先生贷款时账号填写错误,并需要缴纳百分之三十(9000元)的担保费才可以改,后Z先生通过工商银行转账9000元给对方。后该客服又称Z先生账户信用不足需要一次性提前还12月贷款证明有合格还款能力,Z先生通过农业银行转账11376元对方的账户。该客服又称需要解冻担保费4680元,Z先生按其要求通过云闪付转账4680元,随后发现“京东金融”APP打不开,微信也被拉黑后,发现被骗,共计被骗25056元。 反诈小贴士:网络贷款诈骗无非是抓住事主资金紧缺的心理,以免押高额低息为诱饵引诱事主上钩,引导事主下载诈骗APP注册申请贷款,再以保证金、手续费、解冻费等各种理由要求事主转账。要切记以下4点: 1、免押高额低息不是真; 2、网贷广告提供的电话、短信、链接绝不轻信; 3、不随便注册个人信息及更不要轻易转账; 4、贷款只找正规渠道。
警方提醒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首先要抵制“天上掉馅饼、小投资大回报”等诱惑,网络交友、投资理财要注意自身隐私保护,牢记“高额回报有陷阱”。贷款时先交保证金或利息的,都是诈骗。不要轻信不明代购、团购。找网络兼职时,凡是附带要缴纳各种费用和保证金等的,都要留个“心眼”,即使有小额返点,也要谨防“小诱饵钓大鱼”。网上好友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当面或电话确认。始终做到“三不”—— 不轻信: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网友、来路不明的电话、微信和短信。 不点击: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 不转账:任何情况下,不要向不明账户转账汇款。 如上当受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或者到公安机关报警,报警越早挽回损失的可能性越大! 来源:上栗公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