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警惕! 骗子已经盯上了在家里上网课的孩子各位家长,千万注意防范! 近日,拿妈妈手机在家上网课的小刘同学(化名),就因轻信他人被诈骗了3万余元。 5月6日,小刘在用妈妈的手机上网课前收到一条微信好友申请,就直接通过了好友申请。当对方得知小刘仅10岁时,就借机询问小刘是否有他妈妈的银行卡号,并一步步教小刘如何查询微信上绑定的银行卡号,接着小刘手机收到了一条疑似到账的短信。同时,对方发来消息说是自己不小心转错了,要小刘帮他发回去。涉世未深的小刘就在对方的指导下一步步操作,当扫码12次,转账3万余元时,对方让小刘删除所有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后直接将其拉黑,而此时小刘也匆匆上课去了,直到他妈妈拿到手机才发现被骗。 无独有偶,5月8日,12岁的李同学(化名)在上网课时,看到qq群里有一个“充200返500,充500返1000”的返利广告。李同学心仪已久的东西父母不给买,现在这充值返利返得的钱正好可以自己买,于是就联系了群主,之后就加群主给的客服微信号,在客服的引诱下不断转账,短短几分钟就被骗了4万余元。 提醒各位家长:●经常对孩子上网课使用的电脑、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建议仅保留上课必须要用到的APP,把其他无关的游戏、社交、支付类等软件、APP全部卸载。 ●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骗教育,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要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要贪图小便宜,轻信中奖、赚外快等说辞,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同时,要树立孩子正确的经济价值观,传达努力劳动才有回报,付出才会收获的正确理念。 ●要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更不要轻易设置免密支付,以免其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同时也要关注孩子自己的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的余额。 ●要教育孩子多与老师、家长沟通交流,遇到自己无法辨别的事情,或者受到侵害后,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家长,及时报案,千万不要隐藏在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