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城事生活 创作30余年,萍乡这位美术大师的作品曾被国际奥委会前主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783|回复: 0

创作30余年,萍乡这位美术大师的作品曾被国际奥委会前主席收藏!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19-1-21 10: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12月30日,《坦诚相见》——李志刚油画作品展在零799艺术区白空间开幕。当天,不足300平方米的展馆接待了500余位市内外的参观者,人们纷纷从专业或非专业的角度对作品给予赞叹——
李志刚
640 (2).webp (6).jpg
李志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西省漆画艺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漆画评委,萍乡学院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作品曾参加第六、七、九、十届全国美展,第三、四届全国体育美展,全军建军美展和全国漆画展。多件作品被选送到韩国、日本、前苏联、加拿大、孟加拉、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览,并由相应艺术机构出版、发表、收藏。漆画作品曾被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玛兰奇先生收藏。著作《李志刚漆画精品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10.jpg

640 (2).webp (7).jpg

举办画展

《坦诚相见》——李志刚油画作品展中的作品皆为30余年前李志刚在西安美术学院进修时的习作,原本在李志刚的画室中尘封已久。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画展中呢?原来,几年前,陈锋和几位画友去李志刚的工作室,观摩精美的漆画作品时看到他早期的几本速写本,以及一摞写实的人物素描和油画……就这样,这批被李志刚雪藏了30多年的佳作才被“挖掘”出来。或许是见多了当下大量的浮躁之作,在场的人被这批作品的深沉、平 和、内敛震撼到了,一致提议做个展览。经过多年的酝酿,这才有了此次画展的呈现。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萍乡学院艺术学院院长陈锋评价画展作品道:“其作品不矫揉造作,不猎奇,不无病呻吟,更多的是关注油画艺术的本体语言,关注造型的诚实与周正,关注色彩的冷暖变化、肌理的厚薄差异和用笔的轻重力度。作品在造型的严谨性、笔法的灵动性、色彩的丰富性等多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贯穿于画面的气和韵,真实的带入感和整体性、生动性都给人一种丰富高雅的审美享受。”


640 (2).webp (8).jpg


李志刚求学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之时,活跃着谌北新、黄乃源等一大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优秀油画艺术家,有着完备的传统油画教学体系。谌北新等人均为新中国第一位油画老师——前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的学生。上世纪50至90年代最有成就的油画作品,均出自中央美术学院在1955至1957年开办的一个著名油画训练班——马克西莫夫任教的油画训练班。在后来的艺术实践中,马克西莫夫的学生如谌北新、靳尚谊(原中国美协主席)等人都成为卓有建树的中国油画大家和美术教育家。马克西莫夫主张油画创作者除了必须具备写实造型的基本功外,还要敏感于现实生活与大自然给予的启发,同时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并鼓励中国油画民族化。李志刚的创作态度及绘画语言与马克西莫夫现实主义艺术风格一脉相承,画展的作品虽然是西方油画的表现方式,但令观看的人们觉得亲切,无疏离之感。


业精于勤

李志刚在上栗的栗江江畔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从上世纪70年代起被招入市文艺工作团,曾作为主角参加过全省的演出比赛。但他发现舞台美术更令他着迷,于是跟着团里的前辈皮克老师学起舞台美术,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之路。


640 (2).webp (9).jpg


上世纪80年代初,李志刚在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进修后分配在市群艺馆工作,不久又获得了赴西安美术学院进修深造的机会。在那里,老一辈艺术家们治学严谨、专注创作的态度和对青年学子的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大大地开阔了他的艺术视野。在黄乃源、谢源璜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同窗好友彭晓杭的帮助下,他不分昼夜地在画室写生。回忆那段时光,他说:“我很珍惜学习机会,我的心很安静,上课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周末和晚上,和同学们凑钱请模特,把基本功练好,好像不知道什么是疲倦。”正是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画面的反复推敲,对技法的不断探索以及谦虚诚恳的学习态度,再加上短时间内大量作品的积累,使李志刚的油画有了质的飞跃。


640 (2).webp (10).jpg


完成西安美术学院的学业后,李志刚回到市群艺馆,在舞台美术、连环画、版画、漆画方面进行了大量创作与创新。上世纪80年代,他创作的《智取山神庙》《东方大魔王》等连环画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他从事漆画创作30余年,成为省内外知名的漆画艺术家,漆画作品被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玛兰奇先生收藏。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李志刚和文化馆的同事们常年到各县区的文化站办班,传授艺术创作。在他和朱照林等同事们的努力下,我市各县区掀起绘画创作热潮,上栗被文化部评为“漆画之乡”,湘东、芦溪被评为“农民画之乡”。1999年,李志刚获得文化部“全国民间绘画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640 (2).webp (11).jpg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里就有多少真情。”李志刚 携着画笔在城内游走,在乡村驻足。买菜的农民、赶路的行人,乃至近山远水……他饱含感情地画下家乡的人情、家乡的山水。市博物馆收藏的由他和陈锋、张军等人集体创作的《一道江流曲抱城》,还原了百年前的萍乡原貌,这得益于他30余年来有意识地、长期地记录萍乡风貌的习惯。


薪火相传

在朋友们看来,李志刚是一个坦诚的人。在提到 创作源动力时,李志刚坦言,努力工作、认真创作最根本的动力就是为了让家人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他还记得30余年前,收到200元连环画稿费时的开心快乐。但现在的李志刚,对自己的要求是培养更多本地艺术 人才。

李志刚一直记得,当年自己还只是一个对艺术好奇的年轻人时,皮克老师等前辈是如何鼓励他、帮助他走上艺术创作这条道路的。当自己的艺术水平日渐提高,他也热心呵护着一棵棵艺术的幼苗。如今,这些当年的“幼苗”已成为萍乡美术界的主流,但他们一直尊敬年长、艺高却又与他们坦诚相见的李志刚。陈锋说:“我们外出写生,李老师年龄上是父辈,却比我还勤奋,我经常早上醒来时,李老师已经画了一幅画了。”萍乡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市美协副主席欧阳思红学画的启蒙老师正是李志刚的学生。萍乡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张军尊称李志刚为恩师,参观画展后,他写下一段观后感:“步入展厅就立即被画面中透露的气息所吸引,虽是先生多年前求学时的作品,但纯正的油画语言依然让观者振奋,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即绘画何为?恩师曾经说过,画画不曾让我痛苦,反而画的过程让我快乐。是啊!不计名与利,享受绘画带来的纯粹及快乐,沉浸在单纯的艺术世界里,孤独却不寂寞,何尝不是幸福!”


640 (2).webp (12).jpg

记者手记:

采访后,记者和李志刚、陈锋、欧阳思红等人围炉烤火,听他们聊着有关萍乡艺术的话题。萍乡这片山水滋养了一代代艺术工作者,而这些艺术工作者们也在努力地用画笔去丰富家乡的文化、表现家乡的美好。他们对家乡文化建设的热忱令人感动,期待着萍乡涌现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更多的优秀作品。


◆作者:记者陈娅 文/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