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县委书记杨劲松为首,由全体县级干部,县直单位负责人,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全县“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观摩团来到新泉乡指导工作。
观摩团一行走入苏家坊村口,便被绿树清河环绕的乡村美景吸引,经过宽敞的停车场,顺着新铺的柏油路,在乡党委书记易军的介绍下,详细了解了村内的古屋修缮、房相改造、以及对原生态景观、乡土建筑保留的经验和做法。听着、看着苏家坊的“匠心打造”,观摩团对该新农村点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点赞。
县委书记杨劲松认真听取我乡和苏家坊村开展"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高度评价我乡"点上有特色、面上有规模、整体有变化"的新农村建设思路,以及"一河两岸·十里画廊"的乡村示范带建设模式,认为我乡的思路和举措既契合全域旅游目标,又符合全乡实际,希望我乡大胆去干,努力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站在移民村苏家坊·东坡遗风的门楼前一眼眺望过去,树木茂盛、河流清淌,与一排排灰黛瓦墙、错落有致的传统民居交互相应的美景映入眼帘,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历史底蕴在清晨山间那一缕曙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地动人。杨劲松同志还指出,要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挖掘东坡文化内涵,擦亮东坡古韵文化名片,为“东坡遗风”增添魅力。
苏家坊自然村生活着苏东坡的后人,民风淳朴、人才辈出,素有“东坡遗风”之称。走进这个倚河而成的村落,清澈的环村河将汩汩的活水淌出,河上没有千篇一律的九曲回廊,取而代之的是棵近千年的老樟树,大臂张开的古树,映衬着修葺一新但依旧古色古香的乡村院落。
古樟的四周,独具江南特色的传统民居静静伫立,褐柱黛瓦的亭台韵致飞扬,处处是景,步步入画。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村民观光休闲、欣赏美景的好地方。不远处,苏家坊河中的水车随水流不停地转动,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清水里,和着冬日暖阳,梦幻又璀璨。
村落中应季的花儿争相盛开,村里的老人正在悠闲地散步、天真的孩童玩乐嬉戏,潺潺流水持续缓缓流淌,山间百鸟鸣翠、绿树随风摇曳。
灰墙黛瓦的建筑风格,焕然一新的院落景致,与周围的绿树繁花、远山近水协调统一,与村中多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相辉映,形成了既古朴又具现代美感的独特风景。真是好一个“大美新泉”,好一处“东坡遗风”!
民生连着民心 民心凝聚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