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芝兰是萍乡市安源区后埠街后村社区居民。这位八旬老人二十年来一直坚持为福利院孩子们织毛衣的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她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毛衣奶奶”。 
在谢芝兰老人家里,到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儿童毛衣。每一件毛衣都是颜色鲜亮,活泼新颖。谢芝兰说,一件毛衣一行要打270针,从起针到收针,中间需要经过几万次的编织。 
说起织毛衣的初衷,还得从27年前说起。1994年,在一次爱心帮扶活动中,谢芝兰了解到当地福利院有许多残障儿童需要社会关爱。 谢芝兰:看到那些小孩子,有手脚不方便的、不能走的、坐轮椅的,看到他们就想流眼泪,想去关照他们。 1999年退休后,谢芝兰便开始专门为福利院孩子们织毛衣。她先是到福利院给孩子们量好尺寸,然后自费买来各色毛线,按照不同的款式和尺寸分好材料,每天从早到晚针线不离手,练就出一手“盲打神功”。 为了让孩子们穿着时活动方便,每件毛衣的袖子都特意织得大一些! 为了方便智力障碍的孩子穿衣时分辨前后,谢奶奶还在毛衣的正面织上花纹! 22年来,她已经为孩子们编织了500多件爱心毛衣! 除了自费从市场上买毛线,她还经常收集亲戚朋友、街坊邻居的一些旧毛衣,拆下消毒后重新编织。 由于常年累月地编织,谢芝兰的手关节异常肿大,手指变形,但她毫不在意。 
萍乡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施永梅:每年织好多毛衣,还有零食呀,玩具呀,然后到院里来包饺子给小朋友们吃。每次来,小朋友对她都非常热情,非常亲切,围着叫奶奶,每次来都扑在她的身上,热情地牵着她的手。 一针一线织成爱,件件毛衣送温暖。在谢芝兰的影响下,2016年底她所在的社区成立了“毛衣奶奶爱心志愿团”。 

志愿者颜秀英:毛衣奶奶在我们心目中是很伟大很了不起,几十年来如一日,天天都是这样,年年都是这样。在谢奶奶的影响之下,我们也会坚持,参与这些一起,坚持做下去。 2020年12月,谢芝兰被评为“中国好人”。 谢芝兰:人生在世,能做的事就做一点,因为他们需要帮助。有生之年就一直做下去。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毛衣奶奶”,谢谢您! 来源:江西新闻广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