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采薇,2021年全市高考文科状元,复旦大学社会科学专业录取。 刘招明,市公安局武功山分局万龙山派出所所长,从警27年。
现在的刘采薇已然是萍城不大不小的“名人”了,她今年以高考654分喜提全市“文科状元”,被复旦大学社会科学专业录取;而与之相比较,这位高考状元的父亲刘招明却是萍乡市公安局一位“默默无闻”的基层公安民警。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这位警娃成长和民警育儿的世界,寻一寻这因果,取一取警察父亲的“育儿经”。
刘采薇,警娃心中的父亲: 我的爸爸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大朋友”。每次遇到关键选择时,爸爸总会像朋友一样给建议、析利弊,但从不左右我的选择,尊重我、理解我。生活中我们更是可以一起谈天说地,玩闹嬉戏的好朋友。
从小到大的印象中,一直觉得爸爸穿警服的样子是最帅的,给我很高大、很踏实的感觉,他几乎在用尽所有的力气撑起我们这个小家。爸爸的工作都非常的忙非常的辛苦,但是即使这样也会尽量抽时间回家陪我,我能够理解爸爸。
身为警娃,爸爸的职业对我的影响极为深刻。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让我更加感受到遵纪守法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这对我“三观”的塑造影响非常大。现在的自己还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还没真正进入社会,虽涉世未深,却了解到一个人真正进入社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麻烦,但只要不断的坚持,前方就会有光明。
最后,女儿想对爸爸说:“爸爸,你为妈妈和我撑起了这个家,女儿能有今天些许的成绩都是您和妈妈的辛苦付出,我永远爱你们。我要迈出家门了,你们要保重身体。今后我要像你和妈妈一样,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刘招明,警察父亲心中的女儿:
女儿是一个正直、独立、善良、对自己有规划的人。从第一天当爸爸到现在,我无时不刻不在与女儿共同成长。从懵懂新手爸爸到如今和女儿成为好朋友,这一路上我和女儿不知道修炼了多少本领,闯了多少道关卡,打了多少怪兽。最庆幸的一点,我和女儿成为了真正的知心朋友。
不摆家长权威,多倾听,和孩子做朋友。我和采薇是好朋友,她有什么不开心或者困惑都会主动跟我说。这样我能及时的发现她的一些问题,及时为她解惑。如果不能做朋友,她不愿意和你沟通,那就很糟糕了,你摸不透她所想,还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多倾听,不要老用长辈的身份去告诉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成为朋友,能在愉快的氛围下解决问题,做她的良师益友。
父母要放下自己的虚荣心,更多的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其实我对采薇的期望是希望她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当下这个社会,身心健康真的非常的重要,孩子的身心健康往往比考一所好大学、有一份好工作更重要。做父母的要放下自己的虚荣心,不要一味追求这个那个,更不要去攀比,徒增自己的虚荣心。关注孩子真正需要的才最重要。
从点滴做起,养成好的习惯,会受益匪浅。其实孩子的成功,军功章有我妻子的一大半。采薇从小有一个特别好的习惯,就是坚持记录错题集,这是妻子的要求。当你从错题集中去寻找规律,非常的事半功倍,这比题海战术更加有用。不仅是错题集,从小学起,我们对采薇都有一套严格的习惯养成方面的要求,什么时候该写作业,什么时候该看书,什么时候该玩。。。一直到现在她都坚持着,渐渐地习惯就成了自然,不需要我们过多的强加和干涉。如果不良习惯养成了,要扭就很费劲了,还会造成家庭不和。
陪伴,陪伴,还是陪伴。做我们警察的非常忙,尤其在派出所,忙的时候一礼拜回不了家也是常事。但是再忙,都要尽量回家陪孩子和家人。尤其是孩子,陪伴会让她更有安全感。我经常在所里忙到12点,还开车回市区,到家女儿都已经睡了,但是第二天早上我一定会陪她吃个早饭。我每一年的年假都拿来陪孩子旅游,她说想去哪我们就去哪。生活不止眼前,还有诗和远方嘛。好父母的标准不是由陪伴孩子的时间长短决定的。天天见有天天见的教育方式,一个月见一次有一个月见一次的沟通方式。关键是你用心与孩子的相处和对话,思考如何去引导和培养。
最后,爸爸想对女儿说:“女儿,你是我们全家的骄傲,我是你的父亲也是你的朋友,你在外面读书要照顾好自己,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走入社会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家庭教育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养孩子需要“用心”,而不是盲目的“用力”。每一个孩子的成才都离不开师长的教诲和个人的努力,但父母的言传身教是何其的重要。警察这个职业有太多的特殊性,即使没有过多的时间陪伴女儿,但在这位“高考状元”女儿的心中,警察父亲早已树立了高尚正直的榜样,她将迎着父辈的荣光,照亮人生前行之路。
祝福他们!祝福警娃们心想事成!祝福每一位公安民警平安、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