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尤其是邻里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检察机关在坚持严格依法办案的基础上,关注分析案件中的亲情、友情、邻里情,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积极适用刑事和解、不起诉,化解当事人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乡村振兴。
CASE
案情回顾
2021年3月29日6时40分许,被不起诉人谢某某的母亲陈某某作为村上保洁人员在被害人肖某某的土地旁道路打扫,肖某某正在地里劳作。陈某某将路面树叶扫至肖某某的土地一角上,肖某某发现就责怪陈某某。随后,两人发生激烈争吵,肖某某持二齿耙殴打陈某某,陈某某抓住并抢下耙头反抗,肖某某又将陈某某推倒并压倒在地,很快被人劝开。此时,正欲开车出门送孩子上学的谢某某在远处看到母亲被肖某某打倒,很气愤,途径时便下车来到菜地,质问肖某某为何殴打自己母亲并双手用力推了肖某某一掌,肖某某没站稳便仰面倒地,诱发肖某某冠心病死亡。2021年6月9日,湘东区公安局将谢某某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移送湘东区检察院审查起诉。经审查,湘东区检察院于2021年7月20日,对谢某某作出不起诉决定。
CASE
检察机关履职情况
1.客观公正,依法作出不批捕决定。在审查逮捕阶段,因双方当事人系邻居,其所在村委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并达成赔偿协议,赔偿款全部支付到位,被害人家属出具书面谅解书。检察机关审查认为本案系邻里纠纷引发的过失犯罪,谢某某没有前科劣迹,考虑双方已经达成赔偿协议并且被害人家属出具了谅解书,同时因当时被害人肖某某的死亡原因司法鉴定报告尚未出具,遂对谢某某作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谢某某被公安机关依法取保候审。 2.带案下访,全面掌握当事人心理。审查起诉阶段,承办人在听取被害人意见时,意外得知被害人家属表示不谅解谢某某,并要求对谢某某判处实刑。针对被害人出具的书面意见和口头意见大相径庭的情况,检察官决定走访村委干部、被害人,寻求答案。在与被害人家属近3个小时的交谈后,被害人家属终于向检察官表达自己真正心声。被害人家属表示,听到有目击者传言谢某某不仅仅推了肖某某一掌,还对其进行了殴打,因此对其故意行为表示憎恨,且谢某某没有上门赔礼道歉,强烈要求判处谢某某实刑。 3.多措并举,积极推进矛盾化解。为了及时打开被害人家属心结,承办人积极主动,联动多方,开展矛盾化解工作。一是借力律师,全面论证案件事实证据。为了能够尽早为被害人家属释疑解惑,经承办人建议,被害人方聘请律师阅卷并提出意见。几天后,律师向承办人反馈,经阅卷,在案证据不能证实谢某某有其他殴打被害人的行为,并已向被害人家属说明情况,被害人家属已消除猜测。二是要求犯罪嫌疑人登门道歉。在对谢某某进行批评教育后,承办人联系村委会干部、侦查人员等一同到被害人家中,见证谢某某向被害人家属道歉,请求谅解,被害人家属最终与谢某某握手言和。案件办结一段时间后,检察官欣喜地得知两家人已你来我往,相互照应,和好如初。
CASE
典型意义
该案是检察机关在办理邻里纠纷案件中,主动作为,积极适用刑事和解、不起诉,促进矛盾化解的典型案件,也是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群众办实事的缩影,体现了司法为民,赢得了当事人好评。 来源:萍乡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