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根葱、一把菜、一块肉……“菜篮子”虽小却与民生息息相关。作为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农贸市场是最基本、最“接地气”的民生保障场所。经过两个多月的整体改造后,后埠街矿区市场“颜值”暴涨,引得市民摊主纷纷点赞,但后埠街并非“见好就收”,在接受文明创建的“洗礼”之后,继续将工作重点从市场的硬件升级转移到整体管理上。今年以来,后埠街对矿区市场尚存的突出问题进行反复“打磨”,以常态化的管理打造品质惠民工程,让矿区市场一直“美下去”。
“匠心”:精益求精慧民生 矿区市场管理手法过去比较“粗放”,迎检时依靠“短平快”的突击整改,检查过后有时仍会出现问题反弹,针对这一情况,后埠街采取高标准、严要求持续开展精细化整改,促使农贸市场规范管理形成常态。 制度标准化,行动才能精细化。后埠街坚持城管创建部干部着装进市场、驻场巡察、班子成员带队督察、节假日值班等制度,督促矿区市场继续按照创建要求加大对水产区、活禽区、熟食区和公厕区域的规范管理力度,制止出摊经营行为,及时清理杂物,保证垃圾不落地,对各类问题持续“清零”整改。 后埠街接管矿区市场之后,在市场内安装了智慧防盗监控系统,并通过系统多次为商户找回丢失的物品。一天上午8点多钟,值守人员正在逐户巡察,突然接到果蔬区某商贩反映收到一张百元假钞,当值人员立刻在智慧防盗监控系统中进行查找认证,并将情况报后埠派出所进行处理,消除问题根源,事后工作人员还耐心地教商贩识别伪钞。现在,市场里发生的大事小事,大家都要找巡察工作人员进行反映,商户和百姓对矿区市场的管理也越来越放心和满意。
“匠辛”:以“守”为“攻”见成效 敦促矿区市场经营户养成规范经营的习惯,最有效的办法还是靠艰辛的“死守”。市场改造之后,后埠街坚持365天轮班值守对矿区市场进行巡察疏导,将工作人员分成两班,从早上开市一直到晚上闭市不间断开展驻场值班管理,督促保洁、保安、保秩序。 矿区市场入口至安源小学路段,被划分为4个管理区域,后埠街针对每个区域定人定责、包干到位,对于市场中不文明的行为,提前预防,及时制止,耐心疏导。 从对占道经营者的人性化劝导、耐心服务,到流动摊贩自觉在便民疏导区集中贩卖;从督促路边商家摆放有序、引导摩托车专位停放,到消防通道整洁顺畅;从接到水管漏雨、下水道堵塞等问题的反映,到及时一一解决群众困难……现在市场周边居民都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这是萍乡最好的农贸市场,虽称不上豪华但却是最干净整洁的!”通过工作人员每天的驻守巡察,不断了解实情,化解矛盾,也增进了商户之间的感情,形成了市民、商户共促矿区市场文明、和谐、兴旺发展的良好氛围。
占道经营整改前 占道经营整改后
流动摊贩整改前 流动摊贩整改后
“矿区市场停车区车辆停放整齐、废弃物未落地、厕所安排专人保洁”“便民临时疏导区继续保持常态监管”……,春节至今,后埠街城管创建环保群一直热闹不停,工作动态源源不断地在群里刷屏,这也标志着新年伊始,矿区市场开展常态化管理的“第一枪”已经打响,接下来,市民将见证矿区市场华丽蜕变之后的精彩延续。 来源:快乐后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