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本地旅游 风云汉冶萍 嬗变新萍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527|回复: 0

风云汉冶萍 嬗变新萍乡

[复制链接]

166

主题

167

帖子

5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51
发表于 2019-3-4 11: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jpg

3.jpg

4.jpg


2018年是汉冶萍公司成立110周年,也是萍乡安源煤矿建矿120周年。11月2日,由萍乡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第三届“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萍乡学院举行。来自国内外50余名“汉冶萍”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齐聚萍乡,共同研讨“汉冶萍”的光辉历史,进一步发掘、保护和利用“汉冶萍”历史文化,传承“汉冶萍”的红色基因,弘扬“汉冶萍”的当代价值。


5.jpg

【江西泰和盛文化】精选50件珍贵藏品协办

第三届“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档案文献展


6.jpg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刘源上将,省政协副主席汤建人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毛泽东的外孙王效芝,朱德的外孙、解放军装备学院原副院长刘建少将,解放军总后勤部物资油料部原副部长翟振发少将,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副部长宋庆生少将,部分安源老工人、老红军的后人,市领导李小豹、吴运波、黄万林、李宁、裴鸿卫、聂晓葵、曾祥军、崔传鹏、陈朝清,萍乡学院党委书记陈金印、院长史焕平、党委副书记蔡宝琦同志、副院长邱建丁,萍矿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培南,湖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余涛,重庆市长寿区政协副主席陈红,重钢集团副总经理管朝晖,“汉冶萍”学术联盟秘书长张泰山以及汉冶萍公司创始人的后人出席开幕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云主持。


风云汉冶萍  嬗变新萍乡

镜头第一组:以鸦片战争画面及洋人横行码头的影视画面引入。

解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坚船利炮将清政府打成如同一艘摇摇欲坠的破船。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被帝国主义列强的铁蹄蹂躏。内忧外患之下,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现代工业的优势。

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一家真正的钢铁厂,煤铁工业直接控扼着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咽喉。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上书光绪皇帝,奏请师夷长技、大办钢铁工业,实现强国之梦。

画面淡出,迅速切入清末民国初武汉工厂林立的场面,转至安源煤矿画面,定格。

推出片名——风云汉冶萍  嬗变新萍乡


上篇:工业先驱风云起

镜头第二组:档案室浩如烟海的档案卷宗,定格到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的档案盒封面。

解说:抚摸一段段尘封的历史,翻阅一卷卷温暖的史料,一个承载着工业强国之梦、背负着荣耀与辛酸的汉冶萍浮现在我们眼前。


镜头第三组:……

解说: 1891年,湖北铁厂在汉阳开建。随即,大冶铁矿施工开采。两年多后,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企业诞生的汉阳铁厂竣工,开炉炼铁。然而,问题接踵而至,炼铁燃料的短缺导致高无法正常生产。


镜头第四组:……

解说:人们将目光投向了萍乡。这里,早在汉代便开始利用煤炭。当此时,萍乡安源一带已有大小煤矿300多口,率先在江南开创了煤炭洗选和炼焦技术。

1898年3月,张之洞与盛宣怀奏请朝廷设立了萍乡煤矿总局。1907年,萍乡煤矿正式投产,引进外资和西方先进采矿技术,拥有成套的近代化采煤、炼焦、运输设施。在盛宣怀、张赞宸、李寿铨等人苦心经营下,安源煤矿产能达到“日可出煤三千吨”,一举成为中国近代煤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煤炭基地之一,开创了“北有开平,南有萍乡”的煤炭工业繁盛格局。


镜头第五组:……

解说:解决了燃料问题的汉阳铁厂开始走上快车道。为了实现更大的发展,1908年,同样脱胎于现代工业起步阶段的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这三个兄弟走到了一起。清政府煤铁工业的三双巨手紧紧相握,“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这个现代工业的巨无霸,在其诞生和发展过程中,一次次走在了中国民营经济、股份制经济的前列,到辛亥前夕,公司年产铁矿50万吨、煤炭60万吨,炼钢近7万吨,占清政府全年钢产量90%以上。

“汉冶萍公司”的目光从一开始就是世界的,它的定位从一开始就是全国的。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和“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汉冶萍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日本东京、英国伦敦都有它的办事处,日本、意大利、美国等国际博览会都有汉冶萍公司的身影。

当年美国驻汉口领事查尔德参观后说:“这企业是迄今为止,中国以制造武器、钢轨、机器为目的的最进步的运动,因为这个工厂是完善无疵的,而且规模宏大。”

这确实是中国传统社会从未有过的恢宏景象。更重要的是,这一景观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代表了中国近代化工业的世界形象。


镜头第六组:……

解说:汉冶萍公司带动工业的发达,也给它所在的武汉、黄石、萍乡等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武汉和黄石,以其工厂林业的近代工业引领当时的城市繁华。萍乡则被誉为江南煤都,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为了方便运输铁矿石和煤炭,筚路蓝缕的开拓者在湖北建成了中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在湘赣边界建成了从萍乡到株洲的江南地区第一条铁路。

更重要的是,工业发展带来了工人阶级的聚集和觉醒。几十年后,当中国社会再一次发生变革,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时候,这几个城市也在工人运动引领的红色革命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武汉的工人运动轰轰烈烈,安源的革命坚守巍然独存。

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一批革命家,纷纷来到萍乡,点燃革命的大火、留下红色的基因。刘少奇在领导安源工人运动中注重策略,既维护工人利益,也维护厂矿生产,为汉冶萍公司在特殊时期的运转起到了重要作用。吴烈、韩伟、幸元林、熊飞、丁秋生、晏福生等安源工人和革命将领,跟随共产党的旗帜,从安源出发,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发动秋收起义,转战两省,引兵井冈,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篇章。


下篇:煤城涅槃再腾飞


镜头第七组:……

解说:当年的荣光渐渐尘封。1948年,汉冶萍公司宣告结束。但是,在它筹建、发展过程中,近代中国人开拓创新、奋起直追,争取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决心没有尘封。汉冶萍公司坚毅、拼搏、自立自强的精神遗产和光辉历史没有尘封,它所影响和覆盖地区广大人民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一直在被传承和续写。

当年的武汉、黄石、大冶、萍乡,如今正在建设现代化的繁华都市。安源山下,200万萍乡人民正在群策群力,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决胜“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建设美好幸福的家园。


镜头第八组:……

解说:站在当年汉冶萍公司萍乡煤矿井下采挖技术的肩膀上,后来者一次次创造新的辉煌。与之相应,当年主要依靠煤炭工业作为支撑的萍乡,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当年的萍矿公司,也早已经由地下经济走向了地面经济。今天的萍乡,电瓷产业不断走向中高端、智能化;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空压机及上下游产业项目落户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增添活力;42家海绵企业的入驻彰显海绵产业强劲的发展潜力……


镜头第九组:……

解说:今天的萍乡,高铁枢纽的区位优势正在形成,当年与萍乡煤矿相伴而生的萍株铁路,时速和运载量一次次被刷新。沪昆高铁、渝长厦高铁、昌栗高速、萍莲高速、中环路加上纵横的国道,一条条贴地飞行的交通动脉让萍乡与珠三角、长三角的时空距离越来越近。


镜头第十组:……

解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近年来,萍乡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坚持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致力于脱贫攻坚、民生工作“八个全覆盖”、民生工作“八大工程”,让萍乡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萍乡人民。


镜头第十一组:……

解说:当年安源工人们生活的小镇,如今越来越美,成为了独具江南特色的海绵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今天的萍乡,通过一批海绵城市重大项目的建设带动,立体推进了全域建设“海绵体”,综合实施道路改造工程,城市颜值不断刷新。洁净的路面,生机盎然的花草树木,乐曲飘荡文化广场,让人流连忘返。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领下,生态建设在萍乡全面推进,一个个整洁有序的城镇,一个个山清水秀的村庄,如一幅幅秀美的画卷,在昭萍大地铺展开来。

与此同时,通过文明创建,萍乡实现了城乡面貌大变样、干群人心大凝聚,“工运摇篮、小城大爱”已成靓丽的品牌,正能量在萍乡弥漫、好人现象引人关注。


镜头第十二组:……

解说:进入新时代,萍乡全面转型升级的速度越来越快。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推进,传统产业实现改造提升,新兴产业不断壮大,高质量、跨越式的发展正在实现。

如今的昭萍大地,不忘当年汉冶萍公司开创中国现代工业的道路,不忘当年中国共产党开创工农革命、建设美好中国的初心,大干实干快干,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走在萍乡,扑面而来的是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的热潮。嬗变新萍乡,越来越辉煌!【图片来自网络】


刘源在讲话时说:

7.jpg

“汉冶萍”闪耀的工业文明,孕育和滋养了一大批先进的安源产业工人,成为我们党早期革命中坚定的阶级依靠和坚实的群众基础。深入研讨“汉冶萍”的精神内涵,致敬过去光芒闪耀的工业文明,对于激励传承红色基因,秉持实业兴国,坚持艰苦创业,加快推进现代化工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我这次来到萍乡不仅重温了安源和“汉冶萍”的历史,而且看到萍乡这座城市正在迅速崛起,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座“江南煤都”正在实现“美丽嬗变”。我相信,有着深厚工业基础的萍乡,在“工业强市”战略的指引下,一定能重塑工业的新辉煌;我相信,在光荣革命传统的熏陶下,萍乡干部群众一定能够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推动各项事业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汤建人在讲话中提出三点希望:

8.jpg

一是希望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将“汉冶萍”学术研究推向新境界,进一步挖掘“汉冶萍”学术研究的实用价值,将研究成果充分运用到新时代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实践中,让宝贵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希望以这次会议为新窗口,让大家全面深入地认识朝气蓬勃、多姿多彩的萍乡,进而走进江西、了解江西、领略江西;三是希望以这次会议为新纽带,搭建起参会各方交流合作的桥梁,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拓展合作,在砥砺初心、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新时代新征程上携手前行、共创未来。


市委书记李小豹发表致辞:

9.jpg

他表示,萍乡与武汉、黄石、上海、重庆既因“汉冶萍”工业文明结下了深情厚谊,又一衣带水,同属于长江经济带,有着共同的发展机遇和发展使命。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交流,增进友谊,深化合作,广泛借助“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果,加强“汉冶萍”工业遗产的开发和保护,加大“汉冶萍”精神文化价值的研究与传承,加快“汉冶萍”世界工业文化遗产申报,努力使“汉冶萍”工业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新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10.jpg

▲湖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余涛介绍了“汉冶萍”历史演变情况

11.jpg

▲汉冶萍公司创始人、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的曾孙盛承懋发表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在萍乡学院学术报告厅开展集中研讨。


12.jpg

▲大家围绕“汉冶萍”蕴藏的拼搏、坚韧、担当和自立自强的精神,推动汉冶萍申报世界工业文化遗产等课题开展深入研讨,其中专家学者就“萍乡煤矿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重要地位及启示”“汉冶萍公司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晚清民国萍乡煤矿产业契约与产权交易” 分别发表主旨演讲。在本届研讨会上,形成了一批“汉冶萍”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动了“汉冶萍”研究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的有机融合。


1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