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琼从教30年,始终钟情于教育事业,挚爱着乡村的孩子们。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心,体验着为人师表的艰辛与快乐。2014年被评为萍乡市“优秀教师”,2016年被评为江西省“最美乡村教师”,2017年被评为江西省“五一巾帼标兵”称号。“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此情长留心间”,三十年来,黎琼辛勤耕耘,关爱班上每一个孩子。
热爱教育 矢志不渝
每年暑假快结束时,她便担心下学期有没有书教,总是主动自荐,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太喜爱教书了”。1993年结婚后,丈夫劝她去广东伯父的糖厂打工,可是她断然拒绝,因为她早已热爱上教书育人这份神圣的事业,也离不开爱她的孩子们,她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热爱教育,矢志不渝。 2012年转正后,她对教育的热情更是与日俱增。2015年8月底,丈夫骑摩托车摔断了锁骨,柔弱的她挑起了全家的重担。然而照顾病号期间,黎琼老师从没请过半天假,从未落下一节课,更没有影响到教学成绩,继续与老师们一起探讨新课程标准,向年轻教师学习多媒体教学操作,努力做到终身学习。
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此情长留心间”这是黎琼老师最喜欢的《一剪梅》,这句歌词也正是她对教育的热爱的真实写照。从教三十年,一直担任班主任,满腔热情,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 2005年6月,她阑尾炎刚刚做完手术,医生叮嘱多多休息,加强营养,但是她放心不下班级和学生,心中又惦记着期末考试在即,硬是一出院就坚持回校上课,由于严重贫血,结果昏倒在了讲台上……回到家里后,她叫丈夫买来了一盒驴胶补血颗粒,第二天她又坚持回校上课,孩子们围着她七嘴八舌,“老师,您怎么来了?”“老师,您好了吗?”望着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她欣慰地笑了。 一次体检中,黎琼得知自己患有胆囊结石和血管瘤,但是这并没有吓到她,照样坚持工作。由于饮食不当,腹部常常隐隐作痛,她从没有请假,也不告诉同事,一直坚持上课。这期间她经受的疼痛折磨、饱尝的煎熬唯有她自己知道,“油不尽,光不灭。”
认真教学 刻苦钻研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就要储备一桶水。黎琼老师潜心钻研教材,认真阅读教学刊物,广泛汲取营养,和老师们一起探讨和研究教学问题。课堂上,她幽默风趣,深入浅出,讲课生动有趣,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尤其是识字课,她将顺口溜、猜谜语、自编儿歌融为一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学生喜爱。 1999年5月,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撰写的《让我们把拼音与识字变得容易些》获区级二等奖。她常常利用课余时间撰写教学论文并多次获奖:1998年10月,在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范文大赛中,她的《秋色》获得了三等奖;2013年6月,指导学生在全区语言文字知识手抄报大赛中获一等奖;2015年11月,指导学生参加萍乡市第七届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获一等奖;2015年12月,指导学生参加“新蕾杯”师生优秀教育期刊用刊活动中获省级一等奖;2016年撰写的《让我们把拼音与识字变得更容易些》获得萍乡市一等奖;还撰写了《如何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获得湘东区一等奖;指导学生谢莎宇参加江西省禁燃活动征文《和蓝天一起过春节》获得优秀奖……
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
黎琼老师常说:她的两个心房一个装的是良心,一个装的是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她总是做到学习上耐心帮助,生活上关怀体贴。 2012年9月,黎琼执教的某个班级留守儿童占四分之一。她将这些孩子视如己出,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将这个班一直带到毕业。六年来,她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为学生补课,也不知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为孩子梳头、剪指甲、喂药…… “在我的心中,老师就是我的妈妈。”在一次感恩班会公开课上,班长周宣华,热泪盈眶地说道。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周宣华在黎老师的辛勤培育下,一直品学兼优,还被评为了市“三好学生”。 在农村长大的黎琼亲身经历了困苦的生活,为此,她常常将心比心,为家庭困难的学生送衣物鞋袜和学习用品,以讲故事、做游戏、开班会等多种形式去教育和感化学生,教育他们既要学会学习,又要学会生活,深受学生的喜爱。
书山有路,她是拓荒者;学海无涯,她是引路人。三十年来,她辛勤耕耘,用爱心、耐心、恒心和智慧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班上每一个孩子每一天的进步就是黎琼老师的教育梦。假如说中国梦是一个浩瀚美丽的大海,那黎琼老师的教育梦就是这个大海中的一朵璀璨的浪花。这教育梦的浪花随着中国梦的大海一同奔腾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