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这座江南小镇随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工人运动和革命的兴起闻名全国,充满传奇魅力,放射夺目的光彩。 这里是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事革命活动的圣地、东方的“小莫斯科”;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和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以其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中国工运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特殊地位与卓越贡献,成为世人瞩目的胜地。 安源,这座让萍乡成为江南煤都的小镇,发生过一系列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在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众多的全国之最,让萍乡人民为之自豪。 笔者细细数来,安源创下的“全国之最”竟有二十三个之多: 第一个“全国之最”:1922年5月建立了全国人数最多、组织最严密的革命工会——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
第二个“全国之最”:1922年9月举行了全国第一次罢工高潮中绝无仅有的最成功范例——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第三个“全国之最”:安源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党支部;
最早的产业工人党支部——火车房
第四个“全国之最”:最早探索工人阶级政权建设雏形,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中设立了自己的权力机构和各级代表制度,改造了个别资产阶级的暴力机构;
第五个“全国之最”: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校诞生地;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地方党校
第六个“全国之最”:安源是第一个中国少年儿童团组织——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前身安源儿童团(又称安源童子军)的诞生地;
第七个“全国之最”:安源发行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股票;
第八个“全国之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中最早的工人储蓄和货币;
第九个“全国之最”:安源创建了最早举起“工农革命军”旗帜的部队、最早探索新型人民军队建设;
第十个“全国之最”:1921年12月,成立了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共青团组织——青年团安源支部;
第十一个“全国之最”:1922年9月,成立全国工人运动中最早的具有武装性质的工人侦探队; 第十二个“全国之最”:1922年7月,创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经济事业组织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第十三个“全国之最”:1923年6月,产生了中共党史上最早的工人出身的中央委员——朱少连; 第十四个“全国之最”:1924年5月1日,全国最早由工人自己建造成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工会大厦;
第十五个“全国之最”:1925年1月,中共四大前夕全国最大的和产业工人成分最多的地方团;
第十六个“全国之最”:1925年1月,青年团三大前夕全国最大的和产业工人成分最多的地方团; 第十七个“全国之最”:1924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管理近代企业的最初尝试; 第十八个“全国之最”:1927年9月,毛泽东最早组织和指挥革命军队的地方;
第十九个“全国之最”:1923年7月,中国共产党最早开始反腐倡廉探索实践; 第二十个“全国之最”:1923年,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司法雏形——安源裁判委员会;
第二十一个“全国之最”:诞生了《毛主席去安源》“世界上印数最多的一张油画”的地方;
第二十二个“全国之最”:1906年,安源工人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发动的萍浏醴起义,首开中国工人阶级大规模武装反抗的先河; 第二十三个“全国之最”:早在十九世纪末就引进了西方资金和先进技术采煤炼焦,后与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合并成立的汉冶萍公司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成为最早掌握近代先进工业技术、产生近代工人阶级、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摇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最早崛起的地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