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萍乡正能量 萍乡这名大爱医生25年用双手托起6000余新生命(图)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4969|回复: 0

萍乡这名大爱医生25年用双手托起6000余新生命(图)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19-3-8 20: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301504681_d94adeed.jpg 曾丹为病人看诊
00301504680_1ee3d90b.jpg
曾丹

  中国江西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荣芳玲、记者刘琪报道:如果说军人的爱是为了蓝天下那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安全,那么,她们的爱就是为了不辜负生命的第一声啼唱,她们背负起一个个新生命诞生的职责,这就是妇产科医生。
  “大家都说又脏又累妇产科,但我觉得产科是个欣欣向荣的科室,每天都在迎接新生命,这很有意义。”曾丹,女,1974年生,今年45岁,2007年入党,是江西萍乡上栗县桐木镇中心卫生院妇产科医生,现任卫生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及副主任医师。从学校毕业,医学专业的曾丹选择了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身为医学生的她,在这其中找到了快乐和价值。1994年参加工作起,她一直奋斗在妇产科临床第一线,从业25年,接生数千个新生命“零事故”,帮助无数产妇渡过生产难关。25个春秋里,她立足岗位,乐于奉献,既是产妇生产时的技术能手,又是年轻助产医生的主心骨,她用自己娴熟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同事的信赖、产妇及家属的认可。她曾获“江西省农村卫生技术带头人”“上栗县巾帼岗位明星”等荣誉称号。
  托起6000余新生命的“白衣天使”
  有人说“中国的国情让每一个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充满了仪式感、焦灼感,而妇产科就是一个高度浓缩了的滚滚红尘。在这里集结生与死的挣扎、舍与得的纠结、老与少的代沟”。
  谈起这些年接生的经历,曾丹回忆道:“这么多年什么紧急情况都遇到过:胎盘早剥、脐带脱垂引发新生儿窒息的、产后大出血的……分娩时,产妇和胎儿都要面临不少危机,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胆大心细的应变能力,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增加自然分娩量。”经常有产妇刚进产房就开始紧张、焦虑、恐惧的,曾丹每次都紧握产妇的手,给她们喂水、擦汗、按摩,安抚情绪,给产妇及家属以信心和勇气,直到顺利诞下婴儿。
  “94年刚入院那会,当时还没有妇产科,设备也比较落后,加热是用火盆,消毒是用高压锅。那时候计划生育抓得紧,生产都得到医院来,整个医院就我和赵医生两个人是妇产科专业的,10平米左右的产房里我们两个人又当医生又当助产师,后来才慢慢地开始培养新人。当时医院一年有1000多个新生儿,最多的一天有10个,妇产科又缺人手,几乎是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据不完全统计,曾丹能回忆起接生过的新生儿就有6000多个。
  这些年曾丹也培养出了很多妇产科能手,目前在某妇产医院的6名一线医生,其中就有4名是她培养出来的,对于她自己为何不往市县级医院发展的问题,曾丹是这么说的:“乡镇医院留不住什么人才,倘若人人都走,这里妇产科就成了空壳了。干这一行,只要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对我来说在哪工作都一样,孩子哭了,我们就笑了。”确实,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产妇苦尽甘来的喜悦与泪水、家属的一句感谢就是对妇产科医生工作最大的褒奖。
00301504683_0b28ad23.jpg 产科手术中
  救产妇于危难的“妇科圣手”
  24小时保持手机开机,一年无正常休息时间,是曾丹日常工作的常态。“不是我值班的时候,经常半夜接到医院电话:快来产房!就一句话,我知道抢救病人刻不容缓!心一下子提到了喉咙,我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即到达现场参与抢救。
  2004年一个深夜,一名位于枣木石源冲的产妇出现紧急情况,曾丹接到电话后立即随救护车前往枣木。该产妇胎盘早剥,胎儿在腹中早已无生命特征,人已经奄奄一息,情况十分危急。曾丹回忆说:“这名产妇当时的生死仅悬于一线之间,再晚几分钟产妇随时可能死亡,到时华佗转世也无能为力了。”年仅30岁的曾丹和另外一名妇产科医生在向领导反映情况的同时,她俩凭着多年的经验立即为产妇进行剖腹产手术并摘除子宫。手术是顺利完成了,但产妇血管内凝血因子突然消失,出现了凝血功能障碍。医院立即向市医院申请救助,并启动内外急救措施。“产妇当时就剩一口气吊着了,必须马上输血,但医院血源又不充足,只能一边进行抢救,一边等待市医院的血源救助。”值得庆幸的是,医院的抢救到位再加上市医院医生及时赶到提供了充足的血源,产妇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曾丹说:“第一次碰上这么危急的情况,手术室里每个人都处于紧绷状态,丝毫不敢懈怠。好在产妇最后平安,我们也松了一口气,家属对我们医院给予了很大的肯定。”
愧对家人的“拼命三娘”
  这些年,曾丹已经习惯以病房、产房、手术室为家,她无愧于自己医者的身份,但对于家人,她却觉得亏欠颇多。曾丹和丈夫育有一女,现在正在读高二。忆起女儿曾丹眼泛泪花,“大多时候都是她爸爸在照顾她,在她读幼儿园的时候,丈夫要上班,我很多时候因为手术就耽误了去接她的时间,经常都是最晚一个去接孩子的,有的时候甚至是八九点,所以她从小就和同龄的孩子不一样,可以说是不得不独立的那种,作为妈妈我真的很失职,小时候的头发都是她爸爸帮忙扎的。”
  记忆犹新的是女儿3岁时走丢的那次,曾丹差点崩溃了。“那一天正好我在上夜班,她爸爸就去上厕所了,出来后孩子就不见了,知道消息后真的想立马奔出去找孩子,她还不怎么会说话。”可是医院那会有个待产的孕妇,由于胎儿较大,其他年轻的医生不敢擅自处理,曾丹只能按捺住内心的波澜,强迫自己慢慢冷静下来,让丈夫先去找孩子。面对着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曾丹丝毫不敢懈怠,凭着精湛的技术水平和娴熟的操作能力,产妇顺利诞下一名男婴。而丈夫那边也打电话来了好消息。等她处理完产妇赶到家中时,她一把抱住女儿,女儿用稚嫩的声音叫了一声“妈妈”,那一刻,曾丹心如刀绞。
  25年中,这样在家与医院的两难选择中,弃家人而选择医院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女儿放假期间,由于无人照看,曾丹不得不把孩子一起带去上班。但医院病人多,孩子抵抗力弱,经常容易染上各种小毛病。“很对不起自己的孩子,但是选择了这个职业,我要面对的是千千万万更多的孩子,希望女儿长大后能够体谅我。”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曾丹和其他产科医生一起用自己的双手托起无数祖国的花朵。数十年来,她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荣获“江西省农村卫生技术带头人”、“上栗县巾帼岗位明星”等荣誉称号。2004年,因业务能力突出,曾丹晋升为桐木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她努力向党组织靠拢,2007年成为一名正式党员,2012年担任党支部书记,2015年升副主任医师。职位变了,但初心不变,对于曾丹来说这份工作已经停不下来了,数十年日复一日的坚守,她用自己的平凡之躯,扛起守护生命的重任,生动诠释了一名妇产科医生的深刻内涵。
来源:中国江西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