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清,女,汉族,中共党员,59岁,1987年由群众一致推荐,勤勤恳恳在红星煤矿工作8年的她怀着对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的向往和热爱,通过到萍乡市机关医院进修,随后到长兴馆村担任接生员工作,并负责长兴卫生所的筹建工作。32年来,李小清一直心系卫生事业,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
立足本职 爱岗敬业 做一名优秀的公共卫生工作者
长兴馆村是城郊管委会所辖行政村,面积大、村民居住分散,全村村民5000余人,谁家的产妇什么时候到预产期,谁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该接种何种疫苗,李小清心里都有一本账。常年来,李小清的手机总是24小时保持开机状态,谁家孕妇有状况,一个电话打过来她便立即上门就诊,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她积极联系上级医院,想方设法帮助孕妇解决问题。
记得1990年腊月的一个夜晚,下着皑皑大雪,天气异常寒冷,村民刘桂香腹痛难忍,将近临产,李小清得知情况后,立即前往刘桂香家中,在她的帮助下,刘桂香顺利生产一名八斤多重的胎儿。可是,还没来得及庆祝,由于胎儿过大,刘桂香大出血,随时有生命危险。时间就是生命,李小清当机立断,要刘桂香家属搬来一张躺椅让刘桂香躺下,凭借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接生经验,她右手紧握拳头压住产妇宫底,减轻出血量,紧急将刘桂香送往医院。由于当时的交通不便利,在徒步将刘桂香送往医院的途中,因雪天路滑,李小清不慎摔倒,两个膝盖破皮流血,可那牢牢压住产妇宫底的拳头始终没有松开,直到第二天清晨8点钟,刘桂香脱离危险,李小清才转身离开,默默回去处理自己的伤口。
合理安排 统筹兼顾 做一名合格的卫生事业管理者
在做好长兴馆村早孕工作以及高危孕妇管理工作的同时,李小清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保健工作,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992年工作笔记)
(2002年工作笔记)
早期,由于农村村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落后,预防意识淡薄,导政计划免疫工作在农村开展难度较大,李小清迎难而上,逐门逐户核实做好登记和宣传教育工作,转变家长们观念,使家长们能及时带孩子参加计划免疫接种,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对于排斥接种疫苗的家庭,李小清总是耐心解释预防接种的益处,“再穷也不能耽误孩子”,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毫不犹豫地自掏腰包为其垫付.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长兴馆村的计划免疫工作有了明显的提高,各种疫苗接种率都达到了100%。在计划免疫工作中,李小清还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率先在长兴馆村卫生服务站建立了新生儿预防接种登记、儿童出生登记、流动儿童管理等信息登记台账,使计划免度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加强学习 提高素质 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技术求知者
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工作,32年来,李小清一直坚守在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第一战线,严寒酷暑,从无怨言,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白天黑夜,总是做到随叫随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精心治疗、耐心护理,做到让患者满意,让家属放心。
李小清深知在医疗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代,只有加强学习,不断自己“充电”,才能更好的做好卫生事业,在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59岁的李小青,仍然每月积极到安源区妇幼保健院学习孕妇管理、高危孕妇筛查以及传染病预防、筛选等相关知识,积极参加各种技术学习和岗位培训,同时注重学习后的消化、吸收,确保学以致用,遇到不懂的难题,总是趁休息时间直奔安源区妇幼保健院,缠着各类专家医生问个不停,若是医生没空,李小清便在旁边一直候着,有时候一候就是两三个小时,只有在弄清楚不懂的问题后,李小清才会离开。
因常年徒步挨家挨户做工作、饮食不规律等问题,李小清的身体逐渐发胖,留下了膝盖劳损等职业病,但李小清从不抱怨。卫生所一年四季365天不“打烊”,工作忙碌,留给家人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许多,面对家人的埋怨与不理解,李小清总总是千方百计安抚好家人,然后继续回到岗位继续工作。
“解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已经用双脚丈量过长兴馆村每一寸土地,李小清用32年的青春践行着当初她对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的满腔热情。
◆供稿:城郊管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