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午8时40分,在经过近6个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后,长沙市湘雅附二医院的医生成功地从孙磊的血液中采集到了20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不久,孙磊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封来自受助者家属的亲笔信。在信中,受捐者家属表达了对孙磊无私付出的感激之情。 孙磊是我市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的第13人,同时也是全国第807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作为一名80后,他从10多年前就开始献血,前后无偿献血10余次,累计献血5000多毫升。后来在一次献血过程中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经过血样采集,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去年11月,他接到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当得知自己与外地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后,他感到特别高兴,并马上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捐献。据了解骨髓配型成功的概率高达十万分之一。 从3月8日开始住院,孙磊每天要注射2次共计9次动员针,在捐献造血干细胞近6小时内,他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状态。但他说:“只要一想到捐献成功后能帮助病患摆脱病魔,在我平凡的一生当中可以做一件如此不平凡的事,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上百万白血病及重症血液病患者。截至2018年11月30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总计258万多人。孙磊告诉记者,随着科技的发展,造血干细胞已经不用再从骨髓中提取,而是从血液中就可提取,大大减轻了捐献者捐助过程的痛苦。此次成功捐献,他希望消除大家对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误解,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中华骨髓库,以挽救更多的生命。 来源:萍乡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