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桥马脑寨下兰台村今年春节比往年都要冷,山村的夜晚寒意袭人。2月8日,大年初四晚上,兰台村村支书段烈被车撞倒,不幸离世。 清明时节,记者来到段烈的长眠之地马脑寨山头,只见簇簇映山红似火燃烧,映照着他热爱家乡、实干为民的初心使命。 第一条沥青路和饮水工程 马脑寨下的乡村巨变,见证着他热爱家乡、建设美丽乡村的一片赤诚 段烈是土生土长的兰台人,在担任村干部前,曾在外做过多年销售,且业绩不俗,家里不仅建了新房,还有存款。2004年,因父亲病重便请假在家照料父亲,直到父亲去世。他的孝心和担当得到村民的认可。2005年底,在村级换届选举中,年仅35岁的段烈以高票当选兰台村村委会主任。 当时,作为家中顶梁柱,段烈正计划回武汉工作,希望在外闯出一番天地。面对村民的信任和兰台村的现状,经过反复思量,段烈决定留下来,扛起改变兰台村落后面貌的重担。这一干就是13年。13年间,段烈连续当选3届村委会主任、两届村支部书记。 兰台村是一个偏远山村,村级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上任后,段烈便马不停蹄地开展各项工作。当时兰台是全镇唯一没有通水泥路的村,下雨时泥泞路滑,严重影响村民出行。若想富,先修路。因负债的村级组织暂时无法拿出修路的启动资金,段烈便将自己在外务工攒下的积蓄拿出来垫付修路。他带领其他村班子成员和全体村民,投工投劳,披荆斩棘、逢山开路,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终于在他上任的第一年便修成了。 此后,段烈一直保持着“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状态,总是奔波在路上,跑项目、争资金、搞建设,有时在外面跑一天,午饭也忘了吃。可喜的是,兰台村年年大变样,先后建村部,修校舍、村道、水渠,建饮水工程,搞农田改造,配健身器材、装路灯,并修建了东桥镇第一条村级沥青路……如今的兰台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沥青道路四通八达,饮水工程基本覆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也一天天好起来。 “化缘”价值两万多元的瓷砖 数名贫困户危房换新房,见证着他为全村脱贫攻坚付出的一腔心血 83岁的村民刘道群腿脚有残疾,原先住在陡坡上的几间破旧土房里。段烈隔三岔五便去走访看望他,每次见面,说得最多的便是:“你需要什么尽管说,我来想办法。”2016年,刘道群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帮助刘道群一家改善居住条件,段烈积极向上级争取危房改造项目,帮忙弄土地审批,联系帮扶单位搞建材、运瓷砖,并发动村民捐资1.4万元。2017年8月,刘道群从破旧简陋的土房子搬进了崭新敞亮的新房。 “段书记走了,我们心里很不好过。他总是为我们的事操心,我这栋房子要不是他,肯定建不起来。这些瓷砖都是段书记帮忙运来的。光瓷砖就替我省了两万多元。”提起段烈,刘道群难掩感激和惋惜之情,“看我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他就想着帮我儿子在附近找份工作,方便照顾我。他自己没车,就租了辆车带着我儿子去下埠工业园找事做。真是个好人呐……” 村里还有不少村民记着段烈的好:年逾八旬的谭合甲夫妇身体不好,段烈经常帮他家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鼓励他儿子发展种养;段文棋妻子患癌症,段烈召集朋友、同学为她捐款;村民刘志军在深圳因意外事故去世,段烈自己掏出交通食宿费前往帮忙处理后事……“有事找段书记”“段书记在就觉得安心”,在不少村民心目中,段烈就是他们最信得过的“主心骨”。 从66万元存款到5万元 村民的高兴事烦心事,见证着他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一副热心肠 “村上终于装路灯了,晚上外出再也不用摸黑了!”今年2月3日晚上,许多外出散步的村民发现,村里的主干道不再漆黑一片,一盏盏新装的路灯让大家出行更加方便安全。这些路灯是应村民要求,段烈垫付两万余元完成安装的。去年下半年,村“两委”争取到一批路灯,但由于安装费用过高,一直没装上。去年底,段烈考虑到兰台村作为东桥镇的入口,来往的车辆多,村民出行既不方便,也不安全。于是他决定掏出钱先将主干道的路灯安装完,准备待年后再将路灯全部安装到位。 除了安装路灯,段烈还为村里的各项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垫付了大量资金,而且不管哪位村民家办红白喜事,都会请他去主事。在他家里,还保存着厚厚一沓手写的“说酒词”。他在帮忙之余,还要奉上礼金。“刚到村上工作的时候家里有66万元存款,10多年过去,不但没存到钱,还把存款几乎全拿出来用了。”段烈的女儿段珊珊告诉记者,父亲去世后,清理财物时发现家里所有存折(卡)上仅剩5万余元。 “别在村上干了……”近几年,段烈的亲友们经常这样劝他。任职13年,段烈家住的仍是上世纪建的房子;去年10月,旧摩托车也彻底坏掉了,去两公里外的村部只能步行;几件家具是亲戚搬家换新时捡来的,除了一台29寸的电视机,家里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电。城里无房产,家中无存款。家里还有一个女儿未出嫁,一个儿子在读高中。尽管如此,他还是一心扑在工作上,遇到谁都是一脸憨笑,面对家人和朋友的劝说,他总是笑笑说,够吃够穿就行了。 段烈走了,走得那么突然,留下许多未竟的心愿。村民们再也瞧不见他们的段书记骑着破旧摩托车或步行去往村部,一路上爽朗笑着寒暄的身影;村干部再也见不到他们的段书记嘘寒问暖帮村民办事的种种情景;妻子段艳娥再也吃不上丈夫每天为她精心准备的爱心早餐;儿子段嘉懿再也体味不到父亲每个星期三从数十公里外的乡下赶到学校为他送饭的暖心一幕……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在兰台村民的心中,段烈已经与坚若磐石、风景如画的马脑寨融于一体,屹立在青山绿水间。 来源:萍乡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