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寻到商周甚至更早,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但其鼎城时期是在汉唐时期,“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汉书·西域传》);从物流的角度观察。我们应当看到,丝及其制品主要产自中原内地,以丝绸为主要货品向西与西域、中亚地区的贸易,实际主要是我国中原地区的对外贸易,也就是一种国际物流。
人类进行的第一次跨地域的大规模文化交流是在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反击匈奴,决定与匈奴的死敌月氏国结盟,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走时带了一百多人,离开汉朝十三年,最后只有两个人活着回来。虽然他没有为汉王朝完成政治任务,但他却在陆路开辟了东亚与中、西亚贸易的通道。《资治通鉴》记载,“博望候(张骞)”既以通西域尊贵,其吏士争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求使”。由此可以看出,发生在公元前二世纪的这次大交流历时之久、规模之大,和对当时的东亚以及中、西亚社会产生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