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敬老爱老的人也被人们视为榜样学习。即使身为亲生子女,能真正做到孝顺父母,也并非易事。然而在安源区东大街张家大屋社区里有着一位不是儿子,却胜似儿子的好外甥,十几年如一日的用他的孝心与亲情扛起了照顾舅舅的重担。
张浩,男,1975年2月出生,现年44岁,家住东大街张家大屋社区高山巷80号,是一名普通的职工。其舅舅张德长,1948年10月出生,低保户,患有精神残疾,膝下无儿女,无住房,无任何经济收入。十几年来,他是一名无怨无悔,细心孝顺的好外甥,也是舅舅的精神支柱,为舅舅排解忧虑,分担愁苦;他也是舅舅的细心家长,知已挚友,对舅舅真心呵护,关怀倍至;张浩用真爱勾勒了倾注与付予的光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老爱老的美德。
以孝为先 赡养舅舅尽孝道
“不能丢下舅舅不管”—这不是别人,是自己的亲人,无论别人怎么看,无论多苦难,都要照顾舅舅,养老送终。张浩的想法很朴素,他的这一决定,意味着今后十几年将承担的责任。 张浩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只是生活的点滴与琐碎。为了方便照顾精神残疾且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张浩将舅舅张德长接到自已家中照顾其生活起居。每天,他早早起来,帮舅舅洗衣做饭、擦身洗澡,等忙完老人后,又要送自己儿子上学,然后才去上班。 更不容易的是老人由于生活不能自理经常屎尿都弄脏一身,散发的气味非常的难闻,经常不叫洗澡也不会主动去洗,有时精神病发作时,还会动武打人,让周围邻居不敢靠近,其他人的话他舅舅也不会听,唯独只听张浩一个人的。有时张浩在自已忙不过来时还要麻烦自已的岳母帮着照看。有朋友说“张浩你就是傻,又不是你父亲,把他送到福利院去,像他这种三无人员政府会管的,你也没这义务呀!拖着他一家人都跟着你受累”。但是张浩总是笑着说:“舅舅也是可怜的人,小时候他病没这么重时,还带过我呢,把他送到福利院去得不到亲人的关心和照顾”。
家庭和睦 邻里团结促和谐 一提起张浩,知道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不仅是张浩照顾其舅舅的事迹感动着他们,同时张浩家庭关系与邻里的关系也非常和谐融洽。 由于一直承担着照顾舅舅的重担,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靠丈夫工资收入,家庭条件生活并不宽裕,但是张浩与妻子相濡以沫,共同扶持,将生活过的有滋有味,把家里的事情梳理得井井有条。 在过好自家生活的同时,张浩还与邻里保持着很好的关系,有谁家有个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只要有空,张浩都会第一时间赶到,他的无私付出换来的是邻里的赞许与帮助,邻里家有谁做好吃的都会想到张浩,张浩家里有什么事情,不用招呼,邻里们都会放下手中的事情前来帮忙。 “张浩照顾他的舅舅十多年,就像照顾他的亲生父母一样,是我们社区学习的榜样。”张家大屋社区书记姚妮娜说,张浩的事迹感动着乡亲地邻,他家庭和睦、团结邻里、孝亲敬老的故事在社区也早已传为一段佳话。 在张浩的照顾下其舅舅晚年生活很幸福。2019年3月4日其舅舅张德长病故,所有后事也是张浩一手操办,把老人安心的送走。 他是一个充满爱、充满感恩的人。张浩的生活还在继续着,他尊敬老人,爱护老人,关心老人的事迹还在流传着,她从点滴中关爱着老人,从琐碎中牵记着老人,用言行感染着老人,用善良的身心、无私的行动、坚持的信念做好老人的精神支柱、物质支撑、生活挚友和坚实后盾, 从平凡中体现了真诚,从细节中倾注了关爱,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尊老诗篇,奏响了一曲令人钦佩的敬老乐。来源:江西东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