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案例一、冒充公检法诈骗 近期,芦溪辖区内居民黄某接到一个自称是萍乡市公安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参与了重庆市一个贩毒案件,后接到自称重庆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为查清案情,须将黄某的资金转入一个安全账号,同时对方用声色俱厉的语气震慑你、恐吓你:“警察叔叔马上要来抓你了” 。黄某信以为真,随即将自己的3万多元转入对方指定的账号。 警方提醒公检法部门绝对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日常生活中应该留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要轻易泄露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假如不幸上当,应当第一时间报警。
案例二、仿冒"快递100"实施"快递丢失理赔"诈骗 近日,我辖区一居民在家中接到一电话,对方称是快递理赔的,自称有一个快递公司客服,以受害人的快递丢失、可以申请理赔为名,忽悠受害人登录仿冒的“快递100”链接,以骗取银行账户信息行骗。 因为对方提供的信息都与孙女士的资料吻合,孙女士没有多想,便添加对方微信好友。对方通过微信发来一个链接,显示“欢迎您登录快递100”。点击打开后,孙女士按照页面提示填写了身份证号码、手机号、银行卡账号及密码,后又按要求将收到的验证码告知对方。当天晚上6点半,孙女士发现自己银行卡被扣款被骗近万元。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进行网络购物时要加强防范意识,接到类似电话或短信时,首先与商家进行联系核实。对方发来的网站链接不要点击,任何时候验证码都不能告诉任何人。 来源:芦溪派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