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1日傍晚,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黄诚浩、余林鹏、蓝金鑫、章钢洁四位同学在萍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横板管理处发现一窝恐龙蛋化石,并将线索告知萍乡博物馆。5月12日上午,萍乡博物馆组织专业人员前往现场查看。
该窝恐龙蛋化石一共六枚,表面蛋壳多处碎裂。经详细探查,现场堆积的大量红层土壤,来自中环北路工程运送的废土,推测该窝恐龙蛋化石是从别处搬运到现在的位置,具体出土地点已不可知。除此之外,现场废土堆积处还采集到几枚零散的恐龙蛋化石。
萍乡自2002年以来,在白垩纪红层中先后发现大量恐龙蛋和部分恐龙骨骼化石,极有可能是不同种群的恐龙繁殖地。这次发现再次证明了萍乡丰富的恐龙蛋化石储备,增添了萍乡恐龙蛋化石数量和研究资料。 据了解,
2010年4月15日,在萍乡市开发区横板管理处内施工时发现一枚还带着“蛋壳”的恐龙蛋化石。据悉,这次发现恐龙蛋化石3窝,共计11枚。 2008年9月,萍乡文物工作者从建筑余土中发现数块恐龙骨架化石。 2002年,萍乡市白源镇长溪村,在一块从山上跌落的大石块中发现了镶嵌在内的8枚恐龙蛋化石,这组化石距今至少6500万年。
不仅仅是萍乡, 赣州、宜春等地也曾多次发现 恐龙蛋、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脚印, 透过这些古生物留下的痕迹,
江西的恐龙有哪些种类 目前,江西至少有几十个地方都发现了恐龙蛋化石,以赣南数量最多。而从已有的恐龙蛋化石特征分析,蛋形有长圆形、扁圆形、卵圆形等形态;蛋壳表面纹理有粗、细等微细特征区别,蛋壳有厚、薄之分,可以划分出20余种特征不同的蛋化石。也就是说,江西在白垩纪晚期恐龙的种群至少有20余种。其中主要有中国赣南龙、赣州江西龙、江西南康龙、广昌甘竹恐龙等。
恐龙时代江西环境猜想
30多年里,江西发现了如此之多的恐龙化石,足以说明当时江西是恐龙生活的乐园。那么,当时的江西地理环境是什么样呢?
白垩纪时期江西地理环境白垩纪时期,江西地处中亚热带暖湿季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四季分明,江河水系发达。江西有着丰富的资源,除了恐龙,还有鳄鱼、龟、蛇等生物在此繁衍生息。从地层构造来看,江西有大量湖泊、盆地,而恐龙是一种卵生的大型爬行动物,喜爱生活在树林、沼泽等地理环境中。因为沼泽地是一处天然的防御场所,可以防御自己的天敌。除了稳定的地理环境之外,气候也是决定恐龙来此安家的原因之一。
研究人士还认为,随着赣南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居多,可以推断出,现今的赣南地区曾经是恐龙在华南地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江西或是恐龙最后故乡白垩纪时期是中生代最后一个纪,大约开始于1.3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多样性达到最高,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恐龙及其他许多生物大量灭绝。目前,江西已发现化石的恐龙或者恐龙蛋,大多数都属于白垩纪晚期,也就是恐龙时代末期,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恐龙活动范围已经由北向南扩展到了江西一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江西这片土地见证了恐龙灭绝前最后的岁月。
恐龙蛋化石特征 恐龙蛋化石的大小悬殊,小的直径在3cm左右,大的直径可达56cm。一般可呈黑、黄、青、灰、褐、红等不同的颜色。 其形状扁圆如胆,俗称“石胆”,看上去像倒扣的龟盖。它的表面有一层指甲厚、略带线纹的光洁皮壳,表面完整光滑,皮壳一般厚1毫米左右,蛋壳表面有类似颗粒状纹饰。
来源 | 萍乡城事综合江西省萍乡博物馆、头条江西、大江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