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 黄爱国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并迅速解放了南京,然后分路进击,先后解放了杭州、南昌、武汉、上海等120余座城市,国民党政权行将崩溃。 1949年7月初,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十二、十五兵团和第二野战军四兵团发起湘赣战役。为了截断敌人的退路,两支部队奉命直插萍乡。 二野四兵团从新干出发,沿浙赣铁路向西挺进,7月17日,所属第十三军三十九师一举解放了袁州(即宜春)。与此同时,四野十五兵团四十三军一二八师等部队亦相继开进袁州,并于19日到达萍乡境内的宣风、芦溪一带。 四野十二兵团从鄂南出发后,翻过幕阜山,向萍乡方向急速前进。7月14日,解放铜鼓县城。19日,担任前锋的四十五军一三五师进入萍乡上栗地区的桐木一带。20日,一三五师在关下与向湖南逃窜的国民党四十八军一七五师遭遇。我军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穷追猛打,致使敌军丢下几十具尸体仓皇而逃。此次战斗我军亦伤亡20余人,这是解放萍乡唯一的一次战斗。 7月20日,驻守萍乡的国民党军队全部溃逃后,解放军尚未入城,国民党特务仍在四处活动。社会秩序很不安定。为此,中共萍乡地下党一面发动学生和工农群众,在城内张贴《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传单,造成解放军入城的气氛;一面派出同志与驻宣风、芦溪的解放军取得联系。 萍乡人民渴望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7月23日,解放军四野十五兵团四十三军一二八师某侦察小分队,乘坐中共萍矿工委派去迎接的4辆汽车,向萍乡县城开进。途经高坑时,迎接的群众端茶送水,解放军战士则下车与矿工和群众亲切握手。解放军进入萍乡县城时,早已守候在东门的数千名群众欢声雷动,放声高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等革命歌曲。霎时,欢呼声、锣鼓声、鞭炮声响成一片,震耳欲聋,青年学生和市民还自发组织了游行。1949年7月25日,《江西日报》刊登新华社电讯:“沿湘赣铁路向西挺进的解放军一部,于23日解放著名的煤矿中心萍乡城”,并刊登了《萍乡介绍》。 在一二八师侦察部队进入萍乡的同一天,解放军四野十二兵团四十五军一三五师等部队亦经铜鼓、万载、浏阳等地开进上栗市。7月27日凌晨4时,一三五师开始向萍乡县城进发。傍晚时分,在飘扬的鲜艳红旗和军乐队的引导下,浩浩荡荡的解放军队伍从北门入城。走在前面的是宣传队、干部大队,紧接着是威武雄壮的步兵、炮兵和骑兵。欣喜若狂的群众潮水般地涌向北门,燃放鞭炮,热烈欢呼。一三五师进城后,师部扎在城东外东山下,各团分驻安源、湘东一带。随即,一三四师亦开进萍乡,驻芦溪、上埠一带。四十五军军部驻上栗市。至此,我军完全占领了萍乡。 7月29日,市委、县委的同志在一二八师某营的护送下,从袁州出发,步行到达萍乡。8月1日,萍乡县军管会和新组建的中共萍乡市委、县委和萍乡市、县人民政府正式开始办公。 8月2日,萍乡县军管会颁发《关于实施军事管制开始接收地方工作的布告》,宣布:“本会为奉行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城市政策,遵照毛主席与朱总司令宣布的约法八章,已实行军事管制开始接管工作。”萍乡市、县党政班子和军管会一道,在地下党组织的协助和支持下,顺利完成了政权交接工作。接管部的同志进入萍乡煤矿,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就圆满完成了接管任务,矿区迅速恢复生产。在解放军的有力配合下,县公安局几天内收缴国民党警察局、自卫队枪支近千支,并按照县委的部署,通过各种关系,收编了盘踞在大安里一带的国民党保安旅官兵500余名。与此同时,筹借粮草、恢复交通、支援前线等各项工作也全面展开,在短时间内,萍乡旧貌换新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8月上旬,莲花县湖上、良坊、路口等地的革命群众听到解放军即将进军莲花的消息,纷纷组织起来,收缴当地乡公所的枪支。8月9日下午,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四兵团十八军五十四师一六二团某营进攻莲花县城。守城敌军仓皇逃窜。14日,国民党莲花县县长蔡啸波率领县保警队100余人枪向解放军投诚,莲花全县解放;中共莲花县委、莲花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1949年10月1日,北京隆重举行开国庆典。当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的时候,萍乡万余军民云集在文昌宫操场上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县长盛朴和各界代表登台讲话,成千上万的群众载歌载舞,齐声欢呼新中国的诞生,纵情歌唱《人民当家作主》。从此,江南煤城——萍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来源:萍乡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