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本地旅游 东阳古村 吹不停的吴楚风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7330|回复: 0

东阳古村 吹不停的吴楚风

[复制链接]

407

主题

407

帖子

151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15
发表于 2019-6-18 10: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唐诗风采,飘扬千古;宋词情调,优雅芬芳,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以其独特的魅力,令世人为之惊叹!在我们萍乡有这样一个古村,那里吴风楚韵悠久,人文荟萃辈出,世世代代家风、民风、村风纯朴,被视为江南农村之典范,是全国闻名的文明村,拥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卫生模范村等多项称号,也是遐迩闻名的"长寿村"。这便是曾有"北有太阳,南有东阳"之说的东阳古村。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07.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14.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16.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18.jpg
东阳古村位于芦溪县城东郊,紧靠320国道,毗连武功山,村里古木葱郁,历史悠久,浓厚的吴楚遗风,吸引了很多省内外专家学者前来探寻。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20.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22.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24.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26.jpg
春秋战国时期,东阳属于吴国,毗邻楚国,历承吴风楚韵的传统文化,"为官先学会做人,做人以孝德为先"成了东阳人世代祖训家规。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29.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31.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33.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34.jpg
公元923年,南唐袁州刺史吴民怀的长子吴东约定居东阳。千百年来,吴氏人弘扬家风在这里繁衍生息,重文崇武,立功建业,先后出了三名进士、三名将军,数次荣获皇赞国誉,开创了东阳辉煌历史,成为赣西望族。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36.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38.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39.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41.jpg

如今的东阳村,秉承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在儿童时期就开展了国学经典颂读,孩子们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将承载古代圣贤的思想与智慧的国学,潜入默化到孩子们的思想深处,让孩子受益终生。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43.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45.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47.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49.jpg
在广场上的一侧,安放着十二生肖的动物石雕像,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樟树下摆放的老式榨茶油机、茶籽辗压机,可现当初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如今传统榨油法虽已被新式榨油法所取代,然老式榨油法的文化内涵仍能启迪后人。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52.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54.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56.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58.jpg
东阳民俗文化展览馆,是利用当地一座老祠堂改建而成,里面收藏了东阳村几百年留下的文物,这些文物是东阳村历史的见证,特别是珍藏的一块乾隆圣旨匾额,堪称"镇馆之宝"。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159.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01.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14.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16.jpg
东阳的古樟树远近有名。据林业部门考证:全村有千年以上古樟树7棵,百年以上的樟树有30余棵,百年以下的樟树不计其数,葳蕤成群,绿荫环抱。更为奇特的是还有一棵千年古檀树,树干皱褶纵横,像是老人沉思的前额纹。这些伫立千年的古树,用宽容和伟岸,默默陪伴着东阳村人民,斗转星移,沧桑巨变,那吹不停的吴楚风不变。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18.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20.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22.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24.jpg
清朝文人吴绍熙《樟坞风清》有诗云:"飒飒送清飚,风光一望遥。格高情自古,色老气迷迢。爽畅怀千尺,刚贞历数朝。阴浓长夏日,淅沥把凉招。"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27.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29.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32.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34.jpg
随着时代变迁,古老的村子逐渐融入现代的气息。在东阳村的郊外,有一个高高的烟囱耸立在风中,那里曾是一家机械厂,如今厂房被废弃,里面空荡荡的,杂草丛生,唯有一些野花还在竞相开放着。爬藤的植物显得特别青翠,攀着墙,努力地伸展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世间的真善美永不会褪色,淳厚的文化历久弥新。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37.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39.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41.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43.jpg
东阳境内的禅台山因山势走向有"江西九十九条龙,唯有禅台上水龙"之说,被民间视为风水宝地。站在山顶上的六角观景亭,整个县城尽收眼底,目前亭子已经荒废,但还能见到游客留下的痕迹。在禅台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古老的禅台寺,又名禅师台,始建于公元1370年,为萍乡四大寺院之一。雄伟的大殿、杏黄色的院墙、青灰色的殿脊、苍绿色的参天古木,全都沐浴在佛光里。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46.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48.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50.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53.jpg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东阳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一心一意谋发展,有力推动了基层党建、新农村建设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54.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56.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258.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300.jpg
东阳村紧紧围绕东湖文化社区、樟树下新农村建设农家乐社区、土桥生态农业观光经济社区三个功能区进行建设,并推动全村全面建设新农村。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302.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303.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305.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307.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309.jpg
在东阳村现有保存的20座古建筑当中,"丹桂第""馨香阁"两座建筑共墙而建,垣墙铬红,建筑外观秀美而典雅,肃穆而庄重,凸现了东阳村深厚的文化底蕴。"三让门"中的"让"字可谓是吴氏文化的精神核心,"禅让"、"谦让"、"礼让",一直是吴氏子孙的传承家风,代表着吴氏至德精神世代薪火相传。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311.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312.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314.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316.jpg
东阳村尚有300多米长,宽约三米,高约两米保存完好的古堤挡,全由石头、青砖铺设而成,相当壮观,历史上劳动人民用修建堤挡的方法来抵御风沙对农作物的侵袭,同时也起到增加风水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318.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321.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322.jpg
如今的东阳村不忘初心,承先贤风范,续往昔荣耀,谱绚丽华章。光荣与梦想共生,责任与使命同行。东阳村人继承传统的血脉,永不止步,和着时代的节拍,自强不息,全力打造集自然、历史、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美丽新农村。乘风破浪、开拓进取,共同创造出东阳美好的未来。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324.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327.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329.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331.jpg
微信图片_20190618101333.jpg
来源:今日芦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