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戴,这几天桃子的销售情况怎么样?”“张书记,今年桃子大丰收,请你帮忙在网上推一推,别让桃子烂在地里可惜了……”近日,莲花县六市乡山背村“第一书记”张健万来到该村的产业扶贫基地勤王台桃园,与基地负责人戴术生聊起了桃园的近况。去年,村里将产业扶贫资金入股该桃园,如果销售收入好,年底可分红,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此,张健万开始张罗着在网上帮忙推销桃子。自从担任山背村“第一书记”以来,他经常帮助村民在网上推销土特产品,成了大家熟知的“卖货郎书记”。
“第一书记”变身“卖货郎”
山背村是一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2017年10月被确定为省级深度贫困村。2018年1月,33岁的张健万从县委办来到山背村担任该村“第一书记”。一到村里,他就开始走访所有农户,了解贫困户的情况和需求,帮助落实扶贫政策。短短两个多月,他走遍了该村3个组7个自然村,对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都非常熟悉。
张健万鼓励村民发展生产,通过创业脱贫致富。在一次走访中,张健万得知贫困户刘金娇会做霉豆腐,便鼓励她在家做霉豆腐卖出去。张健万购买了豆腐、玻璃瓶等材料送到刘金娇家,拍着胸脯说:“阿姨,您只管做,销售由我负责。”原本还在犹豫的刘金娇听了张健万的一番话,打消了所有顾虑,决定用心做好这件事。不久,第一批100瓶霉豆腐出炉了。
就这样,“第一书记”变身“微商”,亲朋好友看到张健万工作如此认真,纷纷捧场认购,并帮忙转发朋友圈。一时间,他的朋友圈被“爱心牌”霉豆腐刷屏了。只要有人购买,不管数量多少,他几乎都会送货上门,因为这是对刘金娇的承诺。没过多久,第一批霉豆腐就销售一空。从此,山背村的“豆腐书记”也在同事、村民和朋友间叫开了。 为了拓宽销路,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张健万多方联系可长期收购霉豆腐的副食品店。通过他的努力,第二批100瓶霉豆腐再次销售一空。短短一个月,“爱心牌”霉豆腐为刘金娇带来3000多元的收入,让她看到了脱贫的希望,也坚定了脱贫的信心。
“卖货郎书记”有本“生意经”
张健万通过微信朋友圈打开了山背村土特产的销售市场,打开了山背村人创业的“心门”,为他们找到一条新的脱贫致富之路,同时也对山背村今后的土特产销售充满信心。
为让更多的村民把农特产品销出去,张健万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在村内寻找各种农特产品,并打造微信小程序——“莲花贫农情”,在线销售村里贫困户的特色农产品。目前上架的农特产品有大米、黑豆、黄豆、笋干、红薯干、茶油、醋姜等,短短几个月,山背村农特产品在线上线下渠道的经济效益达到近5万元。
线上线下的双重推广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莲花贫农情”小程序商城,尝到了地道的山背村农特产品。有很多周边地区的游客慕名来到山背村考察调研,并洽谈长期合作事宜。
张健万还和驻村扶贫队员一起积极为村里争资跑项,今年村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17个,包括饮水工程、绿化、亮化、修沥青路等,总投资1000多万元。随着这些项目的推进,村里的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正不断改善。同时,他还及时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去年3月,贫困户杨全昌不幸烧伤,张健万通过多种途径发起募捐,共筹款13万余元,使杨全昌得到及时医治。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村里的经济状况发生明显转变。去年底,村里36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山背村退出了深度贫困村行列。“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绿色种植业发展,深入发掘莲花血鸭文化,希望不久的将来,山背村能成为一个环境优美、四季有果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张健万满怀期待地说。 ”
文:龚婷、袁圆 图:六市乡 来源:莲花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