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本地旅游 琴水河,莲花的母亲河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367|回复: 0

琴水河,莲花的母亲河

[复制链接]

407

主题

407

帖子

151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15
发表于 2019-6-29 14: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190629145423.jpg
琴水河,莲花的母亲河。
我独自站在河堤上的时候,是早晨八点。太阳刚从东边的天空探出半张脸,有了些许的阳光,河面异常清亮。应该说不是水的清亮,而是冰的清亮。
已经到了小寒,河面还没有全部冰封。在河心仍然有一方略略荡漾的水域。十几只野鸭,在寻寻觅觅之后才发现了这点栖息之所,蜷缩在那里,静止不动,或许是没有可以游走的足够空间。另一片凸起的沙丘,上面直挺着稀疏的毛草,但或许是芦苇,远远的分不清,有几株上面还顶着羽毛般的白色穗子。有风的时候,它们瑟瑟地抖动。河洲之上,芦草之中,是水鸟的乐土。那些无水可游的野鸭,就只能在这片小小的天地里卿卿我我。
我漫步在用细碎石子铺就的堤上,脚步的沙沙声伴随明快的一缕阳光,给一条深冬的河增添了稍稍的活力。因为有河,有树,围绕我的空气,潮湿、新鲜,有丝丝的清香。
伫立在一根水泥栏杆旁,面南背北。眼前是田野,更远些是苍山。身后,隔了一道护栏,是清冽之河。此刻,无风无云,无声无息。我闭了眼,不望不思,倾听这段动人的河之韵。
远远的,有种“喀喀”的声音,在河上。我不回头,依然闭目。但侧耳,凝神谛听。“喀喀”声由远而近,由轻而重。伴随“喀喀”声,是马达的“突突”声。我判断,有条船从东边驶至身后,而且是条小小的渔船。如果在水里,它会冲开阻挡,留下一条逐渐扩散的水波,一波连一波,直涌到岸边。可现在,无水有冰,小小的铁皮渔船大概成了一艘破冰船。它的船头,冲撞着薄薄的冰层,喀喀的。由于冰的阻挠,很明显它加大了马力,却前进得不快。
声音到了身后,又继续着向前,它是不会因为有个倾听者而停步的。也许现在,是这个早晨最嘈杂的时候。这样的声音惊动了那十几只羽毛斑驳的野鸭。它们的惊慌,使那片冰中水洼动荡起来,不是“红掌拨清波”,而是逃窜。逃窜到那片芦草中去的过程,留给冰面的是一阵恐惧的“嘎嘎”声。
听得出来,渔船冲进了那片小小的水域。最后一声“喀喀”消失,使我的听觉暂时恢复平静。然而那是短暂的,不足5秒。在掀起几波细微的水纹后,它又一次撞击了冰层,喀喀,喀喀。
“喀喀”声似乎渐远了些,船来的方向平静,船去的方向延伸着嘈杂。但在宽阔的河面,传播过来后,已经变得熹微。
我以为一切将复原如初,可以还耳朵一分宁息。“以为”有时候是错误的,比如现在。不单没有变得平静,反而复有一股声音,钻透了从河心到堤岸的空气与阳光,撞击了我的耳朵。是什么声音?是渔船冲撞冰层后,侧向的力量也鼓动了两旁的冰。由于冰的坚固,由于冰和水的紧密,它保持着冰独有的坚韧。但它矜持不了太长时间,等渔船离去后,它终于撑不住了,一道道裂开来。裂开的声音如金属的碰撞,悠远而清脆,啾啾的一下,啾啾的一下。似从水底传来,又似从天空飘来。听过钢琴声吗?听过吉他音吗?听过唢呐乐吗?这一声一声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啾啾”声,是音乐,是小渔船对冰与水的敲击、拨动、吹奏,让它发出的最动听的和弦。
眼前的景,赏目;身后的音,悦耳。迫不及待地回头,却只见那小船在冰河中近于缥缈的影子。在它的身后,在河的中心,一条破碎的冰道如蛇逶迤。一路的碎冰,在窄窄的水流中轻微摇曳,晃晃地映着阳光。
此刻,原有的那小方静水不复存在,它已经融于这条冰水相拥的通道了。放眼那片芦草,能依稀见到几只野鸭的影子,似乎它们在抖动着零乱的羽毛。渔船带来的声音,于它们而言是全部的恐惧,哪怕声音再小,它们也会惊恐而逃。可对于大自然的声音,哪怕是闪电惊雷、狂风骤雨,它们也泰然自若。也许在它们那个藏在致密羽毛下的小巧的耳朵听来,只有源于自然的声音,才是乐音,能倾听,能欣赏。
太阳升高了许多。每天在这个时候,都能看见一对耄耋的夫妇,在这段清幽的堤上散步。他们走得很慢,时不时停下来,望着河面若有所思。他们几乎不说话,或许是在用他们的眼睛看什么,用他们的耳朵听什么,更用他们的心思考什么。当最后一下“啾”的声音从玻璃般的冰层消失,我看见两位老人走过我的身边。也看见,河面上一道又一道白色的痕迹。我忽然想,那是不是冰的筋脉呢?它下面除了流水,是不是还流着……

来源:美丽萍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