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本地旅游 “旗帜”:甘祖昌干部学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7217|回复: 0

“旗帜”:甘祖昌干部学院

[复制链接]

407

主题

407

帖子

151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15
发表于 2019-7-2 14: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2019年第6期《旗帜》刊登了一篇《干部学院去围墙 红色培训助脱贫》的文章,重点报道了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组建全国第一所没有围墙的干部学院——甘祖昌干部学院,着力打造红色培训产业链,蹚出以红色培训助推脱贫攻坚宽广道路的主要做法。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227.jpg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237.jpg
莲花县地处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是江西省2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54个中央苏区县、18个罗霄山特困片区县之一,也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资源极其丰富。县里的坊楼镇沿背村,更因为将军农民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得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而远近闻名。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242.jpg
沿背村鸟瞰图

莲花县深入挖掘利用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按照“课堂在田野、吃住在农家、人人当教员、百姓齐参与”的思路,于2016年10月在沿背村组建了全国第一所没有围墙的干部学院——甘祖昌干部学院,着力打造红色培训产业链,蹚出了以红色培训助推脱贫攻坚的宽广道路。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245.jpg
截止2018年底,已吸引全国各地730多个批次3.1万多党员干部前来学习培训。主要做法如下:

抓好人员培训,老表变老师。
对这所办在村里的干部学院,莲花县在师资队伍组建时煞费苦心。除了聘请专业讲师、甘祖昌将军亲属外,学院特别注重把村民吸纳到教师队伍中。沿背村凡是与甘祖昌将军、龚全珍老阿姨接触较多,肚子里有故事的村民,都安排参加专门培训,提高他们讲故事的能力。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249.jpg
同时,按照“量身定做”原则,先后研发《薪火相传 信念永恒——沿背红色印记》等适合村民讲述的互动访谈式党课,《将军水库情》等红色情景演出课,以及《我要演〈初心〉》等体验课。农民老表转身一变成为“红培”老师,不仅有了讲课收入,而且质朴的讲述具有更震撼人心的党性教育效果,广大学员纷纷点赞。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252.jpg

打造乡村民宿,农舍变学舍。
在沿背村成立民宿管理办公室,采取“村民自营+政府指导”的发展模式,引导村民将自家空闲房改造为民宿。学院统一安排学员到民宿吃住,并根据入住情况按月向民宿主结算住宿费和伙食费。目前,沿背村已开办民宿55户,其中贫困户9户,有床位220多个。两年多来,全村民宿总收入达377万元,户均增收6.8万元。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255.jpg

组建销售公司,农产品变畅销品。
将村主干道旁破旧的牛栏厕所拆除,打造土特产一条街,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土特产公司,注册了“沿背土老表”“沿背老阿姨”等农业商标,集中收购村里贫困户的农产品统一销售。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258.jpg
农产品经常一上架就被采购一空。随着学员越来越多,村里贫困户的农产品供不应求,学院又把周边村贫困户的农产品吸纳进来。在培训旺季,仅学院自营的贫困户农产品直销店每天的销售额就达5000元,贫困户一年户均增收3000余元。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301.jpg

组建客运车队,贫困户变“分红”户。
以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与江西银行对接联络,组织沿背村既没有参与讲课又没有参与演出的24户贫困户,免息贷款购买了4辆旅游大巴车、2辆商务车,组建客运车队,服务游客和学员,2017年11月至今,大巴车队运营收入达110余万元,入股贫困户每月可获得300元车辆运营“分红”收入。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305.jpg

健全公共管理,短工变长工。
干部学院成立后,村庄公共管理项目越来越多,就业渠道一下子多了起来。为此,我村里设置了卫生保洁、河道清理、门卫保安、驾驶员、销售员等十多个公益性岗位,建立村庄公共管理长效机制。公益岗位按月发放工资,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稳定就业。由于长期有事做,一些在外打工的青壮年也开始回流。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307.jpg

创办“随营学校”,小圈变大圈。
为在更大范围内弘扬传承红色基因,莲花县开发了3条红色线路,把全县其他红色村庄串联起来,并借鉴革命战争时期创办“随营学校”的做法,创建了新时代“随营学校”,在红色线路上的其他村布点打造“流动式”课堂。目前,“随营学校”已在莲花县良坊镇田心村等7个布点村“开营办学”,不久还将在全市范围内布点20个村。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311.jpg
莲花县还着眼湘赣边革命文化的历史渊源,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干部学院等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打造“湘赣红色培训联合体”,构建以萍乡为出发点的“两小时红色培训圈”,使沿背村这个红色培训小圈扩展为跨地区的大圈。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314.jpg

推进移风易俗,涣散村变文明村。
2016年前,沿背村还是一个矛盾纠纷较多的信访村、软弱涣散村。组建学院以来,省、市、县、乡四级派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建工作组进驻村里,并成立联合党支部,与村里的党员干部一道,开展了大量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村民们的思想认识逐步提高。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317.jpg
厨艺大赛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320.jpg
小学生卫生督导队

通过举办民宿户主厨艺大赛、迎新春文艺晚会,组建龚全珍志愿者协会,成立小学生卫生督查小分队等多种形式,引导村民讲文明、讲卫生、树新风。现在的沿背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热情待客、拾金不昧的事例层出不穷,打牌赌博现象销声匿迹。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323.jpg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327.jpg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332.jpg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334.jpg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337.jpg
微信图片_20190702141340.jpg
沿背村

创办甘祖昌干部学院开展红色培训,在助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效。短短两年多时间,沿背村这个不足2000人的村庄一举摘掉了昔日头顶的贫困村、经济空壳村和软弱涣散村“三顶”帽子,成为了全省小有名气的“明星”村。莲花县连续两年在全省脱贫攻坚考核中名列前茅,2018年顺利实现全县脱贫摘帽。

来源:红色莲花微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