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背村妇联主席刘金娇,是我们村里妇女们的娘家人,龚全珍式的好党员。”盛夏时节,面对笔者的来访,坊楼镇沿背村的村民们竖起大拇指夸赞。 1954年出生的刘金娇,从小耳闻目睹甘祖昌将军带领村民一起修水渠、架桥梁,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甘将军勤劳朴实和一心为公的高尚品质深深地刻在她的脑海中。1974年,在甘将军的感召下,20岁的刘金娇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她像一根上足了弦的发条,不知疲倦地奔跑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无论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她始终甘于奉献、乐于助人。2014年11月,她还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 无私奉献,甘当“清道夫” “你现在入党了,要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要认真,绝不能光说不做,要吃苦耐劳……”45年来,她时刻牢记甘祖昌将军的嘱托,做到“干部干部,先干一步”。 每日凌晨5时,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里,刘金娇就早早地起床,整理好家务后,便拿着扫帚和簸箕,沿县道路坊线“开工”了。从鸭叉坳到甘祖昌故居,直至反修桥,然后沿着南溪河左岸扫到快省坡,再沿着南溪河右岸一路扫回到路坊线。路上的烟头、槟榔壳不好扫,刘金娇一个一个用手捡,看到水沟里飘着塑料袋,她也会毫不犹豫伸手去捡。风里来雨里去,一干就是23年。 村里建起了甘祖昌干部学院,她去帮忙抹桌子、洗茶杯,还走上讲台为大家讲述甘将军的故事;村里迎来了大批的游客,她每天把3个公共厕所刷洗得干干净净;电视剧《初心》剧组来到村里拍摄,她去做群众演员,水下拍摄后发烧到40度,烧了整整两天。有人问她:“天天这样不累吗?”刘金娇总是笑着回答:“甘将军说过,干部干部,就是要先干一步,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我是个党员,党相信我,群众选择我,我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不能对不起甘将军的教诲。” 助人为乐,村里“活雷锋” 面对村民的诉求,刘金娇将了解到的情况详细记在本子上:谁家房屋漏水,哪里的道路坑洼不平,谁家的留守老人行动不便需要照顾……记录本就像一本村情“地图”,记载着沿背村400多户人家2000多名村民的欢笑与忧愁。 右秀林的丈夫远在广东打工,家婆老迈,平时家里的大小事务全靠她一个人打理。2014年右秀林临产时,是刘金娇打车上门,把右秀林送到莲花县妇幼保健院。右秀林生完小孩没人看顾,刘金娇就弄好饭菜一口一口喂给她吃。“金娇阿姨就像我的妈妈一样,沿背村里有这样的好干部,真是全村人的福分呐!”谈起刘金娇,右秀林眼里仍然含着感激的泪花。 虽然已过花甲之年,但刘金娇从未想过停歇。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她在2016年加入了龚全珍志愿者协会。3年来,刘金娇参加志愿活动1000余次,累积服务工时近3000个小时,志愿服务已经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红色传承,不忘“传家宝” “我要传承甘将军夫妇的精神,多为老百姓服务。”多年来,她常常走进五保户、困难户和残疾人家中,嘘寒问暖。2009年,她不慎摔跤,身上多处骨折,几个月都未能痊愈,体内留有钢板钢钉。但是为尽快帮村里修通自来水,她不辞辛劳,和大伙一起背水泥、挑沙子,奋战在建设工地。 5月14日,刘金娇家庭荣获江西省2018年“最美家庭”的消息传来,许多人给她发来祝贺短信,面对众人的称赞,刘金娇说:“我还要多向甘将军和龚阿姨学习呢。” “劳动是最光荣的!”当年甘将军对青年人的教诲,被刘金娇当作“传家宝”记到了今天。大儿子在她的影响下经常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双胞胎孙子6岁大就懂得心疼长辈,常给她捶腿敲背;远在重庆的侄子刘振强一家被评为当地的五好文明家庭。 为了让“好家风”吹进沿背村每家每户,刘金娇带着村里的小学生组成卫生督察小分队,每到月底就挨家挨户评比检查卫生,让“爱卫生、讲奉献”的意识慢慢在村里的娃娃心底扎了根。
来源:萍乡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