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本地旅游 “一河两岸·十里画廊”,新泉河开启了“美颜”模式!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353|回复: 0

“一河两岸·十里画廊”,新泉河开启了“美颜”模式!

[复制链接]

407

主题

407

帖子

151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15
发表于 2019-7-19 10: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盛夏时节,漫步在新泉河堤坝之上,如诗如画的风光尽收眼底:蓝天白云下,奔流不息的河流微波荡漾;绿柳垂荫间,瑶草琪花争相斗艳,呈现出一派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
微信图片_20190719101458.jpg
新泉河堤风光如画

      当夜幕降临,垂湾桥华灯初上,犹如长虹卧波,在光与影交织中,水天一色的田园生态之乡轮廓分外明晰。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246.jpg
垂湾桥华灯初上
      新泉河变清了,新泉河变美了,这是居住在新泉河两岸人民的共同感受。近两年来,为了还河流一汪碧水,新泉乡党委政府加大河道整治力度,打出一套“严厉打击非法采砂,严格管控水域污染源头,修建生态拦河坝,强化河流沿岸生态建设”组合拳,让新泉河以其清爽、秀美的面孔流淌在新泉大地上,成为一条生态河、景观河。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249.jpg
暴雨过后的河流依旧秀美

1.严厉打击非法盗采 修复河道“伤疤”
      几年前,新泉河多个河段到处都是采砂船,昼夜不分机器轰鸣,河床两岸千疮百孔,超载的拉沙车将道路碾压得凹凸不平,对新泉河生态、堤坝、行洪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为采砂活动猖獗,新泉河已经伤痕累累。”一位长期居住在新泉的老人痛心疾首地说。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253.jpg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256.jpg
河床受损,千疮百孔
     日趋严峻的环保形势,让“保护新泉生态,打击非法采砂”成为新泉乡所有人的共识。2017年9月,新泉乡发布了《河道管理九禁止》,打响了打击非法采砂攻坚战。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259.jpg
市上村河段非法占用农田洗沙现场
     但在利益面前,不法分子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长期非法采砂,用以谋取私利,致使河床严重下切、危及河道堤防安全。为扭转这一局面,新泉乡多次组织联合执法队伍,加强河道日常巡逻,摸排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情况,出重拳予以打击。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302.jpg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305.jpg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307.jpg
县水务局、新泉派出所、乡应急分队、乡巡防队工作人员联合执法
     开展打击非法采砂专项行动以来,新泉乡对新泉河段全线所有砂场的洗砂机、筛沙架、输沙管道等工具及予以全部拆除。为确保打击效果,对多条运砂通道进行捣毁或加设限高限宽设施进行封堵。同时,对于遗留的砂堆,采取“还砂于河”的方式进行处理,弥补新泉河“伤痕”。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310.jpg
依法捣毁洗砂设备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315.jpg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318.jpg
拆除运砂道路及输砂管道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322.jpg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324.jpg
将非法采砂所得砂石运回河道
      新泉河“伤疤”正逐步被修复。但仍有部分人员无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少数沿河群众持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错误认知,导致非法采砂现象未能得到彻底遏制。

2.雨污分流 生态拦河 筑牢河流“屏障”
      新泉乡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投入1392万元完成4.2公里集镇污水管网铺设和污水处理厂建设,集镇污水收集率达80%;投入120余万元完成雨水管网改造,彻底解决了“逢雨必涝”的痼疾。投入185万元完成垃圾填埋场膜覆盖和渗漏液处理收集。对全乡禁养区内8家养猪厂予以拆除或引导转型发展,关闭小污乱散企业4家,做好了入河排污全面清理,确保污水不入河,烟囱不出烟。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328.jpg
污水处理厂改造前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331.jpg
污水处理厂改造后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334.jpg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337.jpg
铺设污水管网,确保雨污分流
      不仅如此,新泉乡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河道防洪蓄洪滞洪要求,在市上、新泉村、以及垂湾桥河段新建了三条生态拦河坝。完成了防洪工程、农饮巩固提升项目、千亩以上圩堤填塘压浸应急除险等多个项目建设,成功申报民办公助小型堤防项目,全面加强了全乡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340.jpg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343.jpg
新建生态拦水坝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346.jpg
加强堤坝建设
      一系列惠民利民的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了新泉河道排污蓄水防洪“屏障”。

3.一河两岸 十里画廊 穿上生态“新衣”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349.jpg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352.jpg
沿岸西湖柳种植中
      一路沿着蜿蜒的新泉河堤坝道路前行,沿途放眼望去尽是绿油油的景象,虫鸣绿树间,一株株柳树整齐排列,随风摇摆。袁河沿岸的西湖柳种植工程,集水土涵养、生态观光为一体,可以有效地蓄水、保土、防洪、增绿。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355.jpg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358.jpg
建成河岸绿化带
      为进一步将新泉河段建成生态河、景观河,新泉乡以打造“一河两岸·十里画廊”的美丽乡村示范带为目标,以袁河两条支流(新泉河、塘下河)交汇形成的Y字形区域为建设重点,涉及到市上村、新泉村、移民村。其中,在移民村苏家坊自然村重点打造了“梅林诗苑”、文化广场、最美庭院等设施。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401.jpg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405.jpg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408.jpg
移民村苏家坊改造前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410.jpg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413.jpg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416.jpg
移民村苏家坊形成美丽乡村示范带
      如今的新泉河段,一河碧波,夹岸翠绿,鸟语花香,生态优势日益凸显。“一河两岸·十里画廊”的美丽乡村示范带,逐渐构成了集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于一体的绿色生态长廊。
微信图片_20190719102422.jpg
穿村而过的新泉之水,
已然是一幅流动不息的民生画卷。
其实,保护母亲河,
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来源:魅力新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