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城事生活 萍乡史上最年轻的将军——钟石磐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7174|回复: 0

萍乡史上最年轻的将军——钟石磐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19-7-26 09: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钟石磐是一位经历特殊的萍乡籍民国将领:16岁结识军阀张宗昌,18岁投笔从戎,22岁成北洋少将,系萍乡史上最年轻的将军;他与军阀、国民党、共产党、日寇杀伐征战30年,却在48岁时放下“屠刀”,终成佛门法师。

  追随军阀张宗昌

  钟石磐(1904年-1992年),谱名部章,又名圣章,官名震国,字报书,号岷樵,法名慈圣,1904年11月15日出生于萍乡市芦溪县南坑镇。他素有从军救国之志,身材高大结实,1918年随二姐夫贺宣武到长沙养正中学读书,1920年因战乱停课在家。时值直系军阀第二路总指挥兼中央暂编陆军第一师师长张宗昌驻防萍乡、袁州一带,钟石磐机缘巧合结识了他。

  1921年3月,江西督军陈光远及赣西镇守使方本仁围攻张宗昌,张宗昌见大势已去,决定出走,后事交给部属全权处理。为了掩人耳目,免遭俘虏,张宗昌化装成普通老百姓,在钟石磐和另一名江西青年学生的掩护下,于1921年3月29日秘密从袁州经萍乡、长沙北上返京。1922年2月,张宗昌到东北投靠张作霖,5月便升任吉林省防军第三旅旅长兼吉林省绥宁镇守使。1923年秋,张宗昌升任奉军第三混成旅旅长,下辖四个团。

  钟石磐护送张宗昌到北京后,投考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未果,便考入北京汇文大学预科,之后到东北投靠张宗昌,1923年冬考入沈阳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步科第五期。1924年9月第二次奉直大战爆发,讲武堂学生提前分发,任东北陆军第二军混成第三旅(张宗昌任第二军副军长兼旅长)教导营第一连上尉连长。他在张宗昌的提携下快速升迁:1925年初因战功升东北陆军第32旅(旅长毕庶澄)少校参谋、中校参谋,1926年升任直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第八军(军长毕庶澄)军部上校参谋及卫队团团长,不久任山东省督办公署卫队——义威军第一团团长,1927年升任山东陆军第一支队少将支队长、山东陆军第一旅旅长;同年9月20日,22岁的钟石磐被北洋政府授予陆军少将军衔。

  发动“烟台事变”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记载:“(1928年7月22日)烟台降军钟震国(钟石磐)勾结张宗昌、方永昌叛变,复悬五色旗。”《山东省历史大事记:1927年-1928年》载:“(1928年)7月22日,钟震国率部倒戈,拘捕南京国民政府派驻人员,占领烟台。9月1日,钟部刘珍年投靠南京国民政府,钟震国下野,刘珍年遂占领胶东地区。”

  1928年4月,蒋介石举行二次北伐,兵分三路进攻山东,张宗昌败退到冀东。在军事进攻的同时,蒋介石还专门成立了战地政务委员会,对各地军阀采取分化瓦解政策,允许他们反正投诚。战地政务委员会派出温建刚和蔡孟坚策反直鲁联军。温建刚负责策反老乡刘志陆,蔡孟坚因是钟石磐老乡,被任命为济南特派员,负责策反钟石磐。迫于蒋介石的势力强大,刘志陆率部接受南京国民政府改编。经蔡孟坚游说,6月初钟石磐归顺南京国民政府,其部改编为国军暂编第四十九师,并率军逼烟台守军施中诚部投诚,钟石磐任国军第十三路总指挥部教导师师长兼东海警备副司令,蔡孟坚担任钟石磐部额外参谋长。

  由于钟石磐是张宗昌义子,是其心腹爱将,当时只是迫于形势假装归顺南京国民政府。待温建刚与刘志陆离开烟台后,7月22日,钟石磐突然发动“烟台事变”,赶走施中诚,复悬五色旗,拥护张宗昌东山再起。在叛乱中,钟石磐下令枪杀国民党接收人员50余人,幸念及老乡情谊,放走蔡孟坚。

  “烟台事变”后,1928年9月,钟石磐辞职下野,随后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3期步兵科。时值“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寇侵占东三省,钟石磐等人秘密搜集购买日本军事图书资料,派人回国上报给张学良。钟石磐于1932年毕业后回国,当时他父母迁居北京,便留京奉亲。1933年任江西省第五区专署安保主任兼保卫团副团长,1934年任江西省第五区保安副司令兼保安团团长,率部“清剿”方志敏领导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1935年5月28日,国民政府授予钟石磐陆军步兵中校军衔。1937年6月,他参加庐山暑期军官训练团。

  敌后抗日建奇功

  抗战爆发后,钟石磐历任江西保安二十团团长、江西省第一区游击副司令、江西保安十八团团长。1938年7月,钟石磐率部挺进岷山地区,与江西省游击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杨遇春的庐山抗日游击队互为犄角,并负责掩护其补给。1938年11月28日偷渡修江,经三昼夜行军,横越武宁及瑞武路敌军防线,到达九、瑞、德三县交界之岷山,即在王家岭、蔡山陇一带建立根据地,开始发动游击作战。12月7日在瑞武路小坳部署伏击,一举歼灭日军第106师团213联队一小队(约相当于一排),大获全胜。旋即又对南浔沿线敌军,出其不意,进行夜袭,趁机将黄老门至马回岭段铁路桥梁,加以破坏,打通我军与庐山联络。此后即屡出奇兵,予敌不断扰袭,或割断电线,破坏交通或乔装设伏诱敌,生擒日军少尉军医阿部、一等兵山田,解送九战区长官部;或用迫击炮轰击敌军据点;或阻击敌军哨兵,使敌防不胜防。同时组训民众,发动区内丁壮,参加自卫杀敌,军民一致,同仇敌忾,军威大振,屡建奇功。

  日寇以岷山钟石磐部为心腹之患,必欲扫荡清除,曾利用步炮空联合优势的精锐兵力,先后7次大举围攻岷山地区,企图一举消灭钟石磐部。结果却适得其反,不但没有消灭钟石磐部,反而每次在钟石磐部的阻击下或多或少受到损伤。

  钟石磐在岷山坚持敌后抗战四年,与日寇作战200余次,毙敌2460余人,伤敌1700余人,俘敌73人,夺取马步枪400余支,轻重机枪百余挺,战果辉煌,获得多次嘉奖。1939年3月,钟石磐升任岷山游击区少将指挥官,11月任湘鄂赣边区挺进军第三纵队司令兼江西保安第五团团长,1940年5月至1941年初任江西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0年获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奖状。但岷山四年敌后抗战,所部牺牲颇大,为怀念为国捐躯的战友,钟石磐自号“岷樵”,以示怀念。

  放下“屠刀”终成佛

  1942年3月,钟石磐调到后方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调任江西省少将参议、省训练团少将总队长、中训团少将团员、国防部少将部员等职,1948年5月试用江西省民政厅长,8月辞职,旋任赣南师管区副司令,1949年升任赣南师管区司令。到台湾后历任台湾“东南长官部”少将高参、第6军少将高参、“国防部”少将参议、“国防部”少将高参。

  钟石磐信佛颇早,与他的家庭有很大关系。1932年,钟石磐从日本回国住在北京时,父母都是华北佛教居士林的林友,开始接触佛法。他的夫人贺玫女士也受佛教居士——父亲贺国章(曾任湘江道公署秘书)、伯父贺国昌(曾任江西省民政长)的影响,自幼信佛,对钟石磐亦有影响。

  钟石磐到台湾之后侨居嘉义,反省自己戎马一生,多年沙场征战,自感罪孽深重,遂有皈依佛门,弘扬佛法,以消弭战争于无形、世界永远太平之祈愿。1950初,钟石磐结识嘉义佛教会会长陈登元居士,成为好友。1952年,钟石磐与夫人贺玫,同时皈依佛门,拜甘珠上师与慈航法师,钟法名慈圣,贺法名慈贤。1974年撰写回忆录《一梦七十年》数万言,1975年出版。1992年1月28日病逝于台湾新营建业路新居,享年89岁。

来源:萍乡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