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炎炎夏日,骄阳似火,热浪袭人。7月下旬以来,萍乡进入高温“炙烤”模式,市气象局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最高气温达到37℃至38℃,让人感觉酷暑难耐。高温下,广大“城市服务者们”依旧坚守岗位,他们头顶烈日,奔波在热浪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挥汗如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业和奉献的含义,谱写了一曲战高温、斗酷暑的劳动赞歌。烈日下,当“暑”他们最美! 向所有高温下坚守一线的劳动者致敬! 一扫把一水壶一街道 实习生肖湖文/摄
烈日炎炎,明晃晃的太阳照得人睁不开眼,扑面而来的热浪令人汗如雨下。8月7日,在康庄路,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路上的行人“全副武装”行色匆匆,身穿鲜绿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罗振健,正弓着腰,挥动扫把,清扫地面上的垃圾。 今年65岁的罗振健2010年开始从事环卫工作,至今已有10年时间。每天早上六点半,罗振健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负责康庄路一公里多路段的清扫。这段看上去不长的上坡路,步行来回只要半小时,但罗振健来回清扫一趟要花费一个多小时,每天至少来回4趟。 弯腰、清扫、起身,简单的动作,罗振健每天要重复上千次。渴了就在树荫底下擦把汗,拿出一早准备好的特大号水壶,猛地灌两大口,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滚落。“一天要喝好多水,早上回家吃早餐添一次水,中午吃午饭再添一次水,刚刚好。”罗振健打趣道,“水喝得多,也不用担心上厕所,都出汗排出去了。”日复一日地清扫,让罗振健对这段路程无比熟悉,当被问及他负责的路段有几个垃圾桶时,他脱口而出:6个。 马路上热气逼人,罗振健只穿工作背心,脚下踏着拖鞋。“里面穿衣服再穿背心的话,太热了,汗湿了衣服贴着皮肤也难受,索性就只穿工作背心,穿拖鞋也更凉快一些。”罗振健说道。 路旁成排的樟树,为过往行人提供了纳凉的荫蔽,也是罗振健主要的清扫目标。“樟树一年要掉三次叶子,每次掉叶会持续两个月。”当被问及高温天气下工作有什么不同时,罗振健表现得很乐观,“大热天,学生放暑假,路上行人少,其他垃圾不多,路中间的樟树叶,也不用冒险去扫,洒水车经过会冲过来。夏天这几个月虽然热一些,但是有4个月的高温补贴,每月能多300块钱呢。” 一草帽,一水壶,一毛巾,一扫把,一灰斗,一老人,一条街的清洁。罗振健是全市环卫工人的一个缩影。烈日下,大部分人躲在室内吹空调风扇纳凉时,环卫工人却踩着滚烫的地面,迎着热浪,冒着高温,一步一步地清扫路面。路旁不断弯腰的身影,保障了萍城的整洁干净。 “一天要喝5升水” 记者陈利文/摄
8月7日,在总建筑面积30116.75平方米的市图书馆项目建设工地上,百余名工人正顶着烈日安装玻璃幕墙、搬运装修材料,一片忙碌的景象。 上午10时许,43岁的刘绍辉“全副武装”地出现在记者的视线中。连续工作几个小时的他戴着安全帽和手套,穿着长袖、长裤,汗水顺着脸颊一滴滴落下,早已湿透的衣服紧贴着黝黑的皮肤。此刻他正和工友曾兴全一起,一块一块、一遍又一遍地将装修材料搬到各个楼层。“这是我今天喝的第2瓶水,一天大概需要喝5升水。”刘绍辉一边用湿袖子擦拭脸上的汗水,一边大口地喝着水,“长时间在太阳底下作业,汗如雨下,衣服就没有干的时候,只有不停地补充水分,才能避免发生头晕、中暑。” 记者在现场看到,李国华等几位工人被暴晒在4楼的外架上,小心翼翼地为建筑物镶嵌漂亮的玻璃外衣。“安装玻璃幕墙需要很大的劲儿,一块玻璃得6至8人相互配合才能安装到位。”李国华说,当装完一块玻璃后,感觉整个人体力都被透支光了。 “项目工期紧、质量要求高,我们既要战高温、赶进度,更要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施工单位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周智表示,进入盛夏后,为确保工人们的安全和健康,工地实行高温错峰作业“早出工、午休工、晚收工”,同时还为工人们准备了充足的防中暑药品和茶水。目前,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砖砌体工程、粉刷工程,正在进行幕墙、机电安装和室外工程的施工,计划9月底完成项目外装工程,年底竣工。 “每天揽投5000多包裹” 实习生陈淼文/摄
连日来,热浪翻滚萍城,人们都尽量减少室外活动,躲避烈日的炙烤。而广大快递员们却经受高温的“烤”验,头顶骄阳,脚踏热气,奔走于萍城的大街小巷,将一个个快件准时送到千家万户。 8月7日14时,室外温度达到了35℃。联洪物流园内,36岁的罗钦萍正在将包裹装点上车,他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额头、双鬓汗如雨下。下午3时40分,气温一路攀升到37℃,忙碌的间隙,罗钦萍拿起水瓶,补充了些水分,“夏天最难熬的就是中午这段时间,太阳晒得人头晕。我们只能和客户协商,尽量将车停靠在阴凉处。” “每天从早上8点开始,不是在揽投包裹,就是在揽投包裹的路上,一天揽投5000多包裹。遇上旺季,起得更早,忙到深夜。”罗钦萍抬手擦了把汗,笑着说道:“天气很热,但是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一定要做好。” 从2015年从事快递工作起,罗钦萍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萍乡市安源分公司工作了近4年。每当客户有需要,只要一个电话,不管路程多远,天气多恶劣,他都随叫随到。经过数年的磨练,他从一个“新兵蛋子”成长为了老练的“台柱子”。罗钦萍自豪地告诉笔者,最初上岗时接手的是客户投诉最多的投递段,接手后他一直保持着0投诉的记录。今年4月,罗钦萍荣获首届“安源青年五四奖章”。 “烤”验绝缘防护服 周晓鹏记者何凯文/摄 近期持续晴热高温,我市用电负荷大幅攀升。市国网供电公司安排抢修人员50余人、抢修车8辆、带电作业车2辆,24小时待命,随时赶往事故现场排除故障,在高温环境下开展不停电配电带电作业,为市民夏日正常用电提供保障。8月6日,记者跟随抢修人员,体验他们的一天。 清晨6时左右,许多人还在熟睡,电力维修人员身穿绝缘服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在火车站及龙腾路附近沿线开展检修,并随时接受抢修任务。 中午12时20分,位于南门桥附近的10千伏南门3#线因施工车辆交通事故破坏电缆,导致电缆一侧刀闸受力产生故障。国网萍乡供电公司启用配电不停电作业,抢修人员冒着高温酷热,在带电作业车的悬臂上开展工作。修复和更换刀闸,并对电缆进行临时紧固处理。 15时10分,正是烈日当空。配电不停电作业小组来到市工业园区10千伏金葵1号线80号杆处,抢修人员穿着厚厚的绝缘防护服,对发热的故障线夹进行紧急处理。长时间的高温和暴晒,一场抢修作业下来,汗水早已湿透了工作服。 16时零5分,同样是不停电处理发热的故障线夹,抢救人员克服高温工作环境影响,继续完成工业园区10千伏安陶1号线金光大道分干线16号杆上的带电抢修工作。 19时左右,国网萍乡供电公司组成的5个小组,分头分线在金陵西路、110千伏清溪变电站、110千伏温埠变电站等地开展夜间特巡工作。 市国网公司准确掌握输、变、配电设备设施运行状况,分析线路负荷数据,合理安排线路运行方式,提升市区电网安全水平、保障电网设备稳定运行,为广大市民撑起一把电力“保护伞”。 警帽是唯一的防晒装备 实习生张子曦文/摄
8月7日上午8时,正值上班高峰时段,市交警支队直属大队三中队交警王宪军早早来到东门道口值班,忍受着烈日的炙烤,连续3小时坚守路面执勤疏导。换岗时,王宪军脱去反光背心,里面的蓝色警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夏季每天户外工作将近8小时,衣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为了防止出汗渗透警服,我特地在里面穿了件汗衫。”这样炎热的天气,头上的警帽是他唯一的防晒装备。 面对酷暑,我市交警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每天上路疏导交通、查纠违法、开展宣传,挥洒汗水为市民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环境。据了解,夏季由于气温高、日长夜短,容易造成疲劳驾驶,存在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为了及时将交通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市交警支队在城区各主要路口设岗,切实保障交通安全。 “连续数天高温天气,体力消耗太大,因此每隔一小时,我就往嘴里塞几颗人丹丸以防中暑,确保烈日下从容执勤。”只休息了一小会儿,王宪军又走向了工作岗位。 正是因为他们在高温下的坚守,用汗水守护着城市道路交通的畅通有序,让我们的出行更加安全。希望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为构建和谐交通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日来,环卫工人头顶烈日履行保洁和清运垃圾的职责。随着高温酷暑天气来临,环卫工人加强清扫力度,增加保洁次数,组建的“突击队”则负责杂物的清运工作。另外,车抛垃圾、绿化带白漂、水域垃圾、下水道垃圾都有专门的环卫工人负责。环卫工人的辛勤工作为广大市民营造了一个干净整洁、文明舒适的人居环境。(记者唐念东摄) 来源:萍乡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