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精彩的时刻,寒窗苦读考上了梦想的大学;人生也有遗憾的时候,录取通知还没出来,病重的父亲却永远离开了。
萍乡市武功山麻田办事处株木村学子刘坷还沉浸在丧父的伤痛中,尽管她在高考中考出了574分(文科)的好成绩,已成功被苏州科技大学录取,但是在她的脸上却仍有一丝忧伤。“大学对我来说,是人生又一个新的起点,我会带着父亲对我的期望,更加努力前行的。”刘坷坚定自己的信念。
父亲弥留之际来开家长会
“其实,直到父亲去世的那刻,我才意识到他的病情一直都这么严重。”刘坷哽咽了。未来的路很长,没有了父亲的陪伴,刘坷的眼神里满是落寞。
刘坷出生在武功山脚下的小乡村,因为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她和哥哥由家里的老人抚养长大。小时候,她只知道父亲打工的地方离家里很远,后来渐渐懂事了,才知道父亲在贵州一处煤矿打工。刘坷回忆说,上了初中之后,她从家里人口中得知父亲患上了尘肺病。父亲再也无法去遥远的地方打工赚钱了,母亲南下广州做保姆,扛起家庭重担,压力很大。
刘坷升上高中之后,去了芦溪中学,由于离家较远,所以回家的机会也少了。可是每次回家父亲总是不在,问家人,就说父亲去亲戚家做客了。“特别是进入高三之后,我的学业压力比较大,也没有去想太多,爸爸怎么总是不在家,到底是去哪里了,一直到他去世,我才知道原来多年来,父亲总是住院,他的尘肺病已经很严重了。”刘坷告诉记者,她特别内疚的是,高考前最后一次月考家长会,她给爸爸打电话发脾气说怎么总不给她开家长会,父亲那次终于来给他开家长会了,但她并不知道当时父亲已经是长期住院的状态。
坚定追梦信念 不负父亲期望
“虽然高考期间,父亲没办法陪着我去考试,不过他每天都打来电话鼓励我。高考还是没有发挥出很好的水平,只比一本分数线高了一点。”懂事的刘坷说,按照平常的能力发挥,可能还能考出更好的成绩。当高考分数出来,父亲听到她的分数之后,电话中他的声音露出了久违的放松和欣喜。“分数出来后,我希望能录取到理想的大学,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不过有一天接到妈妈的电话,她在电话里哭了,我马上意识到不对劲,等我赶到医院的时候,父亲早已离我而去!”刘坷回忆。
最疼爱自己的父亲走了,刘坷沉浸在痛苦中,忘却了自己上大学的学费还没个着落。这段时间,刘坷一人守着农村老家的房子,哥哥去了外地打工,母亲重新回到广东为了她的大学学费奔波工作,坚强独立的她自己做饭洗衣,干些农活。唯一的伙伴是家里的几只老母鸡,刘坷一天给自己炒一个蔬菜,吃上一天,花不了多少钱。
刘坷很爱看书,不过家里的经济状况却并不允许她买大量课外书。“我都是从学校图书馆借书来看,这样花不了多少钱!”开学之前,刘坷希望多读几本书,进入大学之后她决心更加努力学习。
“父亲虽然走了,我会带着他的期望,更加努力!”刘坷说。
来源:江南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