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萍乡正能量 【脱贫攻坚进行时】“单车书记”驻村记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630|回复: 0

【脱贫攻坚进行时】“单车书记”驻村记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19-9-19 15: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芦溪县银河镇紫溪村村口,“叮铃铃……”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由远而近,范小敏风风火火地下了车,支好脚架,走进村委会办公室。

简朴的村委会办公楼里,这辆停放在墙角的半新不旧的自行车有些招眼。

这是紫溪村“第一书记”范小敏驻村下户的专用“坐骑”。

4年前,他初到岗位,为摸清村情民意,耗时1个月走遍了全村33个村民小组。仅1年多时间,鞋子磨破了7双,自行车接连换了两辆,车轮钢丝骑断了30多根。

为此,范小敏得了个雅号——“单车书记”。

“那里过去都是泥巴路,后来修了水泥路,马上又要改成沥青路了……”范小敏指着不远处正在施工的道路介绍说,“近期村里还将进行道路提升改造、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亮化工程等多个项目。”

但是在前几年,这个贫困村的真实写照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处是荒地,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1万元。

2015年8月,市委组织部干部范小敏担任紫溪村“第一书记”,开始了“全日制”驻村工作。刚入村时,这位“第一书记”并不怎么受待见——一些村民质疑他“走过场”,不给好脸色。有一次,他找一个村民小组长想上门了解情况,对方听到这个说普通话的“第一书记”自报家门,甚是怀疑地说:“该不会是骗子吧?”结果被拒在门外半个多小时。

吃了“闭门羹”的范小敏没有灰心,他买来一辆自行车,整天骑着进农家,聊家常、访民情、问民需。村民曾春发暗中观察了他两个多月,感觉这个新来的“第一书记”是个做实在事的人。那年秋收,老曾几次看到范小敏帮着家里缺少劳力的村民背稻谷,累得汗流浃背,不禁大为感叹:“他难道是组织上从兰考县派来的吗?!”

身子进驻了村里,感情也进驻了百姓心里。

“范书记来了,快进屋坐。”刚到村里,范小敏就马不停蹄地去贫困户李兆根家“溜达”了。李兆根的女儿今年没考上大学,家里想让她早点出去打工。

“孩子想读书,为何不让她复读?将来考上大学,更好找工作。国家有帮扶政策,学费你们放宽心。”经过范小敏一番劝说,李兆根终于答应让女儿复读。

忙活了大半天,回到村委会,还来不及休息,范小敏的电话又响了。“范书记,挖掘机到了,什么时候开挖水渠?”“好,现在就挖,我马上来。”说完,他又急匆匆骑上自行车走了。受前期特大暴雨影响,白马田村小组有一座石桥坍塌,造成水渠阻塞。

施工现场,范小敏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挖掘工作。“借着这次清渠,我们计划把渠道再加宽。”范小敏透露道。

“咱们紫溪村可是一天比一天漂亮了。路修到了家门口,产业也搞得红红火火,生活越过越好。”说起驻村“第一书记”范小敏,紫溪村村民竖起了大拇指。

“增强‘造血’功能,才能拔除‘穷根’。”在范小敏的牵头推动下,紫溪村相继建立集中连片的脐橙、蔬菜、猕猴桃等产业基地,形成了“一园两场多基地”的产业发展群。全村560余户农户受益,年人均预计增收1600多元;贫困户通过参与种植、利润分红等形式获取收益,实现全村75户211人产业扶贫全覆盖。2018年,村集体经济达49.95万元。

“村里发展前景好,参与种植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村主任王加胜兴奋地说。

来源:萍乡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