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9月28日上午10时许,雄壮的国歌声在上栗县长平乡塘上村百岁老人杨松生的院子里响起,久久回荡在小山村里。 升国旗仪式在杨家的院子里举行。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嘹亮响起,家中的长孙杨卫星手臂一扬,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展,曾孙女杨佳宜配合拉动绳子,缓缓将五星红旗送上高空。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的近60位杨家儿孙簇拥着杨松生,整齐排列、昂首挺胸,手舞小国旗,面向升起的国旗行注目礼。
杨松生家五代同堂,是一个有着110口人丁的大家族。自2015年起,每逢重要节假日或周末,只要家人团聚,老杨家总是会举行一场这样的升旗仪式。“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意义非凡。我们家大团聚举行升国旗仪式,就是为了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生日快乐。”杨卫星说。
今年102岁的杨松生老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自幼父母双亡,生活艰苦。成家后,全靠着耕作一亩三分地,将我们兄妹7人拉扯大。”老人今年81岁的大儿子杨柏年告诉笔者,那时候粮食不够,一家人就吃红薯丝饭,可依旧填不饱肚子。
1958年以后,杨柏年等数兄弟相继参加工作,杨家人的日子才逐渐好转。其中,变化最大的要属房子。上世纪60年代以前,杨家人住的是祖辈留下来的泥坯房。“就两间房,一家9口人全挤在里头。”杨柏年介绍道,后来拆房建房,盖起了一栋两层的砖瓦房,房间也多了数间,不再那么挤得慌。2015年,全家又合力新盖了现在住的小洋房。小洋房有4个套间,每个套间都有独立的生活空间。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羡煞村人。
在塘上村,老杨家的好家风也是远近闻名。但凡村里修路、建广场等等公益事业,杨家人都是最积极的,出资出力一个不少。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老杨家先后涌现出5名军人,以及照顾高位截瘫丈夫13载的好媳妇丁春芳等先进典型。“听说老杨家有升旗仪式,村里的干部群众都自发地赶来参加。”村民龙伟萍说。
“家族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没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哪有我们现在的好生活。”杨柏年激动地说,“我们理应感恩祖国。祝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强。”
来源:萍实桥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