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在全省“最美家庭”评选活动中,刘乐萍家庭光荣上榜。作为一名志愿者,刘乐萍身上还有不少其他的标签:“草根”义务宣讲员、全省劳动模范、市道德模范、灯塔计划副会长、公司工会主席……但他最热爱的,是和家人一起,以志愿服务的形式活跃在萍城的大街小巷。 在志愿服务路上,刘乐萍一走就是12年。社区、学校、广场、企业、火车站都有他的身影:帮助贫困户、残疾人士建立27家“劳模爱心超市”,为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募集资金建爱心图书馆,为困难居民募集资金购买保险,参加宣讲活动300多场……谈及多年从事志愿服务最深切的感受,刘乐萍直言:“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收获更多。” 刘乐萍身体力行诠释着志愿者这个身份,家人们看在眼里,学在心里。“现在萍乡正在创建文明城市,只要有空我就带我儿子一起去玉湖公园捡垃圾,宣传创建知识,为创建出一份力。”刘乐萍说道。儿子刘佳钊从小学起就和刘乐萍一起做志愿服务,“他虽然年纪小,但乐于助人,做志愿服务时也从不叫苦喊累,他还主动提出要去当志愿者呢。” 令刘乐萍印象最深刻的是,春节时他和儿子一起去火车站做志愿者,引导旅客排队进站。“当时我儿子只有10岁,看到有一位旅客左手提着一个鼓鼓的大编织袋,右手拎着一个行李箱,背上还背着一个书包,便立刻走上前去帮这个人把编织袋提到候车室去了。”刘乐萍回忆道,“这个编织袋很重,他两只手提着很吃力,脸涨得红彤彤,但他还是咬着牙提到二楼候车室了。到候车室后,那位旅客向我儿子道谢,没想到他像个小大人似的回答‘没关系,这是我们志愿者应该做的’。”儿子的回答让他既惊讶又自豪,他感慨道:“儿子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获得了成长。” “现在我儿子以我为骄傲。”刘乐萍坦言,“只要有同学来家里玩,他就会带着同学去看我获得的奖杯奖牌,还很骄傲地说‘你们看我爸爸多厉害,我要向我爸爸学习,以我爸爸为榜样。’” 除了儿子,妻女也是刘乐萍志愿服务路上的好伙伴。“妻子平时有时间就会跟我一起出去做志愿者,但她更多的,是在背后支持我。”刘乐萍说道,“操持家事,照顾父母儿女,妻子是我最强有力的后盾。”女儿刘钰是从高中开始和刘乐萍一同去做志愿者。“女儿一般都是新年的时候跟我去火车站参加志愿服务,下午1点到5点,她一直帮旅客取票,连坐下歇歇的时间都没有。”刘乐萍告诉记者,“有一次女儿放学回家特别开心地说,学校网站的首页上有她做志愿者的照片,她觉得很有成就感,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 从自己到家人再到身边的同事朋友,刘乐萍用自己的善行义举影响着周围的人。12年志愿服务历程,他累计奉献了近8000个小时,募捐资金超200万元,“不管你是什么人,收入有多少,时间有多少,只要你有爱心,就可以做公益,成为一名志愿者。”这是刘乐萍在宣讲中讲得最频繁的一句话,他希望将更多的善心、善念传播出去,引领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志愿者这个大家庭中来。 来源:萍乡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