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城事民生 【最美家庭——何清兰家庭】良好家风涵养初心使命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7030|回复: 0

【最美家庭——何清兰家庭】良好家风涵养初心使命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19-10-18 08: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执着坚守;总有一份初心,让我们记得自己是谁。何清兰,女,现年63岁,安源区白源街白源村党总支部党员。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家住白源街白源村的何清兰是个例外,二十几年来,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患有类风湿症的养母,她继承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并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给了3个孩子和孙女。

640 (13).webp (15).jpg

孝老爱亲成为当地美谈

“妈,这是刚炖好的猪脚。”每当养女何清兰亲手将炖好的汤端到养母刘桂莲的面前时,刘桂莲就激动得眼眶里噙满了泪花。自从刘桂莲患类风湿病瘫痪在床的20多年来,养女何清兰就是这样尽心尽力地孝顺老人的。养母刘桂莲今年88岁,老伴姚伯福过世多年,对他们说,何清兰真是一个蛮有孝心的好女。左邻右舍的邻居们一提起何清兰,也都这么夸她。2003年,何清兰被光荣地吸收为中共党员。近年来,她先后荣获江西省首届百优孝顺好儿女称号、全省“孝亲敬老之星”、萍乡市十佳孝顺儿女称号、萍乡市十佳和美婆媳称号、安源区优秀党员称号、白源街优秀党员称号等荣誉,前不久,何清兰家庭还被评为了2019年萍乡市“最美家庭”。
640 (13).webp (16).jpg

640 (13).webp (17).jpg


好女儿的坎坷身世

何清兰至今还记得自己7岁时来到养父母姚伯福和刘桂莲家的一幕。自从来到养父母家后,姚伯福和刘桂莲两口子对何清兰视为亲女,有什么吃的,都要留着一家人一起吃。三人相依为命,其乐融融。何清兰也非常懂事,只是初来时哭过一回后,就熟悉了这个家,每天跟着新爸、新妈去扯猪草等,家里少吃时,三餐吃成两餐,何清兰也不哭闹。

在勤俭节约的家风熏陶下,何清兰渐渐长大成人并结婚生子。看着养女的儿子出生了,姚伯福和刘桂莲老两口把孙子同样看成是自己血脉的繁衍,两老高兴极了。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丈夫过早地去世了。此时的何清兰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遭受了巨大的压力,下要抚育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上要照顾两个年事已高的养父母。家里的栋梁柱塌了,此时的何清兰一肩挑两头,虽有媒妁上门,鼓励她再次选择新的生活,但何清兰放不下两头的任何一头。她深知,养父母也没有别的亲人了,既然养父母把自己养育大了,我就要尽自己的最大孝心回报养父母。

俗话说,生身父母大,养身父母亲。何清兰抚平了自己心中的无限伤痛,强打起精神操持着家务。那些天,何清兰几乎每天都是起早贪黑的做家务,打短工。一天下来,自己累得实在是太困倦了,但是又不得不去面对第二天的生活。打心里要感谢的养父母在家会全心全意地帮着她照料着孩子,何清兰在外面做事也少操了一份心。就这样,一晃就20多年过去了,现在儿子都长大成人了,并且还都成家了,又生了孩子。

640 (13).webp (18).jpg
好女儿用爱心照料养母

养母刘桂莲患了类风湿病多年啦,有一次,刘桂莲突然摔了一跤,何清兰跑回家,将养母刘桂莲送往医院治疗。从医院治疗回家时,许多出租车司机一见刘桂莲这副病态,就油门一踩,不让刘桂莲上车,何清兰为了拦乘一辆出租车,在12月凄冷的雨中呆了将近两个多钟头,终于遇上了一个好心的出租车司机,愿意将刘桂莲和何清兰送回家。何清兰将刘桂莲接回家后,每天茶饭都是送到床前。此后,刘桂莲就汤药不离,瘫痪在床。一个刚刚起步的农家,即时又陷入了生活的困顿之中。何清兰总是尽最大的能力使养母安度晚年,为了使养母早日康复,何清兰到湖南醴陵、株洲等地去寻医问药。虽然家里很穷,但是何清兰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只要能治好养母的病,就是背负再多的债也不在乎,二十多年来,何清兰为养母断断续续的买药花去了几万元,但养母刘桂莲的风湿病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根治。祸不单行的是,十年前,养母在家中不慎跌倒,导致腿脚不便,不能下床走动,何清兰每天出门做完事,就会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赶回家,帮养母料理生活,做饭、喂饭、洗衣服、按摩,把养母扶起来大小便……十年如一日的照料,让养母现在能够下床活动了。何清兰还念念不忘老人的口味,老人想吃什么,她都会想办法将好吃的弄来。有一年春天,睡在床上的养母刘桂莲说:“青兰啊,现在是春天了吧,不知门前土里的艾草长得好冒?”何清兰知道养母想吃艾粑粑了,第二天何清兰起了大早头,四点钟起了床料理了所有的家务,就来到门前的土里、田埂等地采摘艾草,之后又将艾草洗得干干净净,烧水煮熟后,又去买米粉,做了一餐香喷喷的艾粑粑端到养母床前,令刘桂莲感动得泪如雨下。平常,何清兰经常将水果、牛奶、奶粉等营养品买来送给养父母吃。有时,刘桂莲半夜突然想喝稀饭,哪怕是睡意犹浓,何清兰也会起床为养母熬粥。何清兰了解养父母,他们年老了,想吃什么,经常是话到嘴边,又吞回去了不想说,每到这时,只要何清兰知道养父母的心事,就会努力地去满足他们。何清兰说,只要老人生活幸福,我就心满意足了。何清兰为了保持老人房间的卫生,何清兰总是每天必扫,为老人洗刷马桶。隔三差五,每逢天晴,何清兰就会将刘桂莲盖的棉絮拿出来晒晒,或拆下被套洗刷,二十几年如一日。

听人说药补不如食补,类风湿瘫痪病就要多吃猪脚,何清兰说什么也要每个月将钱多省一些下来,炖猪脚给养母吃,有一次,何清兰的亲娘来到她的家里,看见女儿正在将炖好的猪脚端给瘫痪在床的刘桂莲吃,而只剩下一点汤水,顿时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爱怜,便对女儿何清兰说:“清兰,你自己也吃点猪脚吧。”何清兰说:“好的,我会吃的。”说完,何清兰又忙别的事去了。何清兰继承了养父母克勤克俭的良好家风,家里的生活也渐渐的好起来了,日子一天的变得丰盈起来了,还建了两栋新房。此后,何清兰将养父母接到新房来住,一家人和睦地居住在一起。在何清兰的精心照顾下,88岁的养母刘桂莲的类风湿病也渐渐好起来了,可以自己穿衣、下床并且打着板凳挪步,何清兰的脸上就恙着甜美的微笑。

640 (13).webp (19).jpg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虽然是养母,但是从小就在这个家里,已经是至亲了。亲生母亲虽把我送走了,但我也不怨恨她。”何清兰对记者说起心里话。因为种种原因,何清兰和亲生父母也保持了联系。前几年,何清兰生母生病在床,她在其病床前不停歇地伺候了4个多月,直到生母去世。虽没有和生身父母共享天伦之乐,但何清兰尽到了自己的一片孝心。何清兰把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给了3个孩子,如今,两个儿媳和孙女也继承了何清兰孝敬父母的衣钵,早上将婆婆扶下床,孙女帮她穿鞋子,回到家后,儿媳就会帮忙多做些家务或伺候瘫痪的婆婆,从不嫌脏嫌累。多年来,这一家子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的传承着孝敬老人的高尚美德。有时邻居们也都羡慕刘桂莲老人,刘桂莲婆婆带的这个养女真的带出福来了。“孩子们都孝顺、懂事,会帮忙照顾老人。”这是何清兰苦尽甘来时觉得最欣慰的事情。

来源:白源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