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10月上旬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举办的山货节上,当地农民生产的“武功山紫红米”系列产品备受青睐,我市和外来游客大包小包地买走,总销售量超3200公斤,销售额近7万元,成为我市旅游产品的“新宠”。
近年来,武功山农业、扶贫、旅游等部门,依托以水质、土壤、空气等为关键要素的良好生态环境,对接全域旅游,给予技术指导和政策帮扶,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推广“武功山紫红米”等本地特色农产品种,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万龙山乡茅店、黄江、牛宕,麻田办事处大江边、沈子、东江等村60余户贫困群众,参与了紫红米产业发展。2018年,该区紫红米种植面积200余亩,产量4万余公斤,产值50余万元。今年,该区的紫红米种植面积又有所增加。“武功山紫红米”是本地农业科技人员近年推出的新水稻品种科研成果,其产量虽比普通杂交水稻略低,但其管理成本只有普通杂交水稻的三分之二,而其销售价值是普通杂交稻米的两倍以上,因此,实际上种植紫红米的经济效益达到普通稻米的2至3倍。而紫红米的种植技术比较容易掌握,成本不高,其生长习性还比较喜欢“冷水田”,所以,这个项目容易在该区的贫困户中推广。
为帮贫困户解决紫红米销售问题,当地政府引导贫困户加入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电商平台”的模式,由合作社统一推介、统一包装、统一定价,通过政府扶持的电商平台、山货节、旅游文化节等渠道进行销售。同时,为提高紫红米的产品附加值,合作社将紫红米加工成“紫红米片”休闲食品、“紫红米酒”,进行品牌包装,实现品种多样化。“武功山紫红米”产品纯绿色、原生态、高品质、外形美、营养好、口感佳,深受广大游客和都市白领的喜爱。今年以来,“舌尖武功”牌紫红米系列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额超过23万元。万龙山乡黄江村的7户贫困户通过种植紫红米,每年增收5000元以上,实现了稳定脱贫。一粒粒武功山紫红米,成为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新路径。
◆来源:萍乡日报全媒体 作者 朱时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