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城事生活 萍乡大家族同时出两个大人物:一个当毛主席保镖,一个萍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6228|回复: 0

萍乡大家族同时出两个大人物:一个当毛主席保镖,一个萍乡首个飞行员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19-11-20 10: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oxu 于 2019-11-20 14:38 编辑

奇哉小山冲
一门两英烈
历史永铭记
双峰映神州
    题记:江西有个萍乡市,萍乡有个幕冲村。幕冲村里有故事,说与诸君仔细听——
                     红色保镖——黄光元
                                    
    据有关资料介绍,毛泽东一生中共有40多人担任其警卫人员。其中比较有名、经常见于影视作品的,主要有汪东兴、叶子龙、李银桥等人。但他们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警卫人员。那么,毛泽东在红军革命时期的警卫员是谁呢?笔者查阅《萍乡革命烈士名录》等相关史料发现,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贴身警卫是张宗逊,在赣南苏区时期的贴身警卫则是萍乡人黄光元

    黄光元,1897年生于萍乡赤山幕冲村的一个小康之家。读过几年私塾,自幼好武,兼习医理。平时以务农为业,农闲时则游走四方村镇,为人看病,教习武艺。据老一辈幕冲人讲,黄光元是中等身材,孔武有力,精于技击,善于舞狮,是个类似于黄飞鸿式的江湖侠士。

    1928年平江起义后,彭德怀、滕代远率主力上了井冈山,与毛、朱会师。黄公略则率余部留在平江、浏阳、修水、铜鼓一带打游击,创建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黄光元就是在这时结识了黄公略。他毅然投身革命,跟随黄公略做警卫排战士。从此,他从一个江湖好汉逐步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红军战士,一个名副其实的“红色保镖”。

     1929年,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黄光元又随着黄公略的部队来到了赣南中央苏区,先后参加了重夺井冈山、莲花大路口等几次著名的战斗。期间,他先后跟随黄公略、彭德怀,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由于作战勇敢,每战都是奋勇争先,深得黄公略的器重,很快被提升为班长,后又被任命为红三军的排长兼军部医生。彭德怀多次夸奖他作战勇敢、治病有方,是个了不起的“江西老表”。

     1930年后,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受到排挤,逐步退出了最高决策层。特别是在攻打赣州期间,毛泽东被解除了红军总前委书记的职务,被安排到瑞金旁边的东华山上的一所破庙里修养,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大都被遣散了。毛泽东眼见战事不利,红军处境艰难,革命前途未卜,急得生了大病。那时候,革命斗争形势复杂,环境险恶。外有强敌围剿,内有叛徒特务蠢蠢欲动、图谋不轨。彭德怀担心毛泽东会有不测,便亲命黄光元担任毛泽东的贴身警卫,做到“环侍左右,形影不离”。

    黄光元一边殷切护卫,做好警卫工作;又一边采集中草药,为毛泽东细加调理,终于治好了他的病。彭德怀高兴地称赞他说:“你为中国革命作了大贡献!”

    从那时起,黄光元就成为了毛泽东的贴身警卫。直到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重新出山,指挥红军。毛泽东见彭德怀经常不顾安危,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便又把黄光元送回了彭德怀身边,叮嘱他好生护卫军团长。黄光元回到三军团后,积极要求上前线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在长征途中,他一路闯关夺隘,立了许多战功。可惜在1935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后的吴起镇战役中,为了打掉尾随的追兵,他在诱捕敌军的战斗中牺牲。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据说,闻知他的死讯,毛泽东、彭德怀都深为悲痛,伤心不已。
 
     后记——
  
    网友也许会问,如此赫赫有名的一个红军将领,为何过去默默无闻,不见任何宣传报道?那就引出下一个人物来。他就是黄光元的侄孙,国民党空军英雄——黄善基。

  由于黄光元和黄善基分属于共产党和国民党这两个阵营,互相牵扯,以致英名被长期湮灭。直到2014年,萍乡市上栗县政府才根据政策,在幕冲黄家的祖山上,为黄光元和黄善基建立了纪念碑。笔者作为黄氏后人,也觉得有责任把这个故事说出来,让后人知晓。

                   空军英雄——黄善基
   
     在陆海空三军中,战斗机飞行员被誉为是“蓝天卫士”,“空中骄子”,“军中宝贝”。能够考上航校并成为战斗机飞行员的,都是不得了的厉害角色。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更是凤毛麟角了。

    从相关资料中得知,从1924年至1936年,考入黄埔军校的萍乡籍学员共有二百人之多。而考入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的萍乡人,仅黄善基一人而已。因此,可以称他是萍乡历史上的第一个飞行员

    黄善基,1915年2月生于萍乡赤山慕冲村。少时聪慧,读书过目不忘。为人仗义,志向远大。1932年他从江西高级师范学校毕业,耳闻侵华日军的暴行,决定投笔从戎,报效国家。1934年他如愿考入中央航空学校第五期,193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编入航空第五大队,任少尉飞行员,驻扎四川成都凤凰山机场。

    在战争年代,飞行员是个“高危职业”。抗战时期,由于国力衰弱和工业制造水平落后,当时的中国空军与日本空军相比,无论在数量上还是飞机的性能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就是在这种处境下,中国空军的飞行员们,仍然是视死如归,与日本空军作殊死搏斗。即使中弹起火,也拖着冒烟的飞机冲向敌军阵地,与敌人同归于尽。著名的女才子林徽因就为她在成都空战中牺牲的三弟写了一首《哭三弟恒》的悼亡诗,感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黄善基从航校毕业走上抗日战场后,先后参加了徐州、武汉、长沙保卫战。他多次驾机拦截日军战机,也经常配合陆军,驾机低空轰炸日军阵地。1938年后,日军为了摧毁中国军民的抵抗意志,尽快结束战争,对重庆、兰州、成都等内地大城市进行高密度的“饱和轰炸”。中国空军在苏联援华航空队的帮助下,奋力迎战。在1939年2月的兰州空战中,击落日军飞机15架,创下中日空战的最佳战绩。黄善基一人就击落敌机2架,他自己也在空战中负伤。为此,他获得了国民政府的嘉奖,被称为“空中英雄”。
   
    1940年以后,中国空军在战争中几乎消耗殆尽,能够起飞作战的飞机不足百架。即便这样,中国空军的飞行员们也没有退缩。在1940年5月28日的成都空战中,黄善基和战友们驾机迎战数倍于己的日本空军。可惜因飞机突发故障,飞机坠毁。一代英雄,血洒蓝天。来源:萍实桥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