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报 厉害了!
咱们萍乡又多了两名院士! 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 于11月22日正式公布,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严新平,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徐祖信 被增选为院士 截至目前,萍乡共出过10名院士。 作为家乡人的你有没有感觉很骄傲?

中国工程院2019年当选院士名单(部分)
严新平
严新平,1959年7月出生,江西省莲花人,中共党员。现任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业协同创新平台主任。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轮机工程学科带头人。[1] 曾任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副校长、常委(1999年1月-2000年5月)、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常委(2000年5月-2015年7月)和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党委书记(2008年5月-2016年1月)。
工作经历:
1982.7-1984.8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船舶机械工程系 ,助教1987.5-1992.10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船舶机械工程系 ,讲师;室副主任1992.11-1996.10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船舶机械工程系,副教授;系副主任1996.11-1997.12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船舶机械工程系,教授,硕士生导师;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主任1998.1-1998.12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船舶机械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部主任,校长助理1999.1-2000.5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可靠性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常委2000.5-2015.7 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常委2008.5-2016.1 兼任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党委书记2015.8-至今 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能源与动力学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7至今 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业协同创新平台,主任2015.5至今 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16.11-至今 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
学术成就:
长期从事水路交通工程领域教学与科研工作,致力于船舶的设备运行安全、航行安全、驾驶安全等研究,在船舶设备磨损诊断、船舶航行风险控制、船舶智能辅助驾驶等方面有开拓性成果。重点开展船舶机械磨损故障监测与诊断、船舶轴系运行性能检测、船舶新能源与能效控制、在航船舶感知与航行管控、智能航行与安全控制、船舶驾驶主动安全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973、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重点研发任务专项和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0多项。
徐祖信
徐祖信,江西萍乡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9月毕业于河海大学,1993年赴意大利罗马大学做访问学者,1995年回国。历任:河海大学副教授、同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同济大学校长助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2000年4月,任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2003年4月,任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局长。2007年9月起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经历:
1977年-1988年,河海大学,先后攻读水利、环境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1年升副教授 1996年升教授 1998年被评定为博士生导师 1988年-1993年,河海大学任教 1993年-1995年,意大利罗马大学,访问学者 1995年-1997年,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7年至今,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
科研项目:
主持了十五“863”、十一五“863”、十一五水专项、十二五水专项等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所获奖项:
1992年度能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概率统计和可靠度理论在水工建筑物中的应用(第一完成人)200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苏州河综合调水试验研究(第一完成人)2001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水环境污染源调查研究(第一完成人)200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河网数学模型开发及水环境治理保护规划研究(第一完成人)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苏州河水环境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第一完成人)200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城市生态系统评价及其关键技术研究(第一完成人)200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城市景观水体生物净化关键技术研究与苏州河梦清园示范(第一完成人)2013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体系与集成示范(第一完成人)
人才辈出!
为萍乡点个赞! 来源:萍乡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