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城事民生 匠心传承:湘东排上陈氏傩面具雕刻陈全富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6270|回复: 0

匠心传承:湘东排上陈氏傩面具雕刻陈全富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19-11-28 21: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商周时期就开始,流传了3000多年的湘东傩,是中国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湘东傩文化“三宝”之一的傩面具,在2006年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在我市的湘东区活跃着一批制作傩面具的手工艺人,湘东排上镇毛园村的陈全富就是其中之一。

湘东排上镇毛园村村民陈全富,从8岁开始跟着爷爷跳傩舞,14岁跟着父亲学习傩面具雕刻,是排上陈氏傩面具雕刻的第八代传人,也是傩面具雕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640 (14).webp (3).jpg

傩面具是湘东傩文化“三宝”之一,制作傩面具的工序包括起师、选材、雕刻、打磨、上漆、安腹藏、开光六个步骤,要制作一个精致的傩面具往往要耗费上一个月甚至是数月的时间。
640 (14).webp (4).jpg

如今现代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正在进入傩面具的制作行业,在湘东就有雕刻师傅使用3D打印技术来制作傩面具,时间和成本上的花费都远少于手工制作。但守正的陈全富却一直坚持手工,他说机器制作虽然细节上比手工强,但手工制作的面具所带的神韵,机器仿造不来。
640 (14).webp (5).jpg



傩面具雕刻非遗传承人:陈全富
640 (14).webp (6).jpg

机器雕刻跟手工雕刻是有区别的,花一个月时间手工做一个面具还是比较好,因为我做出来的面具,人家看了之后还想看,但是机器雕刻的面具,他看了之后就不怎么想看了,为什么呢?他这个太鲜艳,太工业化了,我这个是很原生态,古老的东西。


640 (14).webp (7).jpg

不仅在制作方式上坚持手工,在油漆的工艺和面具的形象细节上,陈全富也有着自己的坚持。他坚持自己选料熬制用于面具彩绘的大漆,面具细节也遵循祖传的图谱。


傩面具雕刻非遗传承人陈全富
640 (14).webp (8).jpg

不像人家雕刻的龙风帽,跟现代龙凤一样清清楚楚,我雕的龙风帽都是简易篇的,都是简单的粗糙的,这个是按照老的图谱来的,只有老的图谱才有简易篇,现代工艺都是精细度很好的,只有做老的才可以体现传承的味道。



640 (14).webp (9).jpg

傩舞分为宫廷傩、军傩和乡傩。排上毛园傩舞属于军傩,动作刚猛,舞起来气势威武磅礴,气氛神秘而威严。傩舞表演一般在正月和傩神做寿的日子,表演时都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每只面具都代表着一个神灵。傩神面具戴到脸上,角色似乎也发生了改变,直到现在,傩舞成为一种百姓的仪式。
640 (14).webp (10).jpg

傩面具的神情及其冠饰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指向,雕刻工艺精湛,面具神态古朴,手法夸张,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由于手工雕刻出的傩面具技术难度大,花费时间长,年轻人很多不愿学。
640 (14).webp (11).jpg


傩面具雕刻非遗传承人陈全富 640 (14).webp (12).jpg

湘东傩面具雕刻传承人陈全富  传承的困难,现在雕刻一个要这么多天,这么多钱,人家一个机器雕刻一两百块就可以,要收徒弟,给徒弟多少钱一天呢?现在就是给不起,我现在传承下来的都是我侄子、我儿子,我儿子才15岁,他现在读工业设计,我就跟他说,他以后必须要先把傩面具雕刻学好后,再搞别的。


640 (14).webp (13).jpg

四十五岁的陈全富,一年里有八九月的时间在雕刻傩面具,其他的时间他外出打散工贴补家用。村里的傩舞队他计划招募一批五十岁左右的队员,将毛园傩舞跳出声势。陈全富对手工制作的恪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他说传承是义务也是责任,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在他这一代,不能也不会中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