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城事民生 萍乡“公筷家庭”可能不到1%!转发严防疾病传播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0978|回复: 0

萍乡“公筷家庭”可能不到1%!转发严防疾病传播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20-3-14 17: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防病从口入,早在2003年“非典”期间,钟南山院士曾经呼吁使用公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再度发声,呼吁使用公筷。3月13日,在新冠肺炎获得有效防控之际,萍乡一位医务人员表示,尽管没有做过确切的统计和调查,但萍乡“公筷家庭”可能不足1%。

640 (12).webp (1).jpg


家庭使用公筷,对防范传染性疾病至关重要,能排除病菌交叉感染的隐患。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多个使用公筷的家庭和个别机关单位负责人,他们当中有的使用公筷10多年之久,有的才短短几个月。他们倡导文明用餐,率先使用公筷,其中有何心得和故事——

使用公筷10多年 很顺利

李玉萍,女,萍乡市某物业公司员工:

最早有公筷慨念从2007开始,那时候在北桥苏龙家具店工作。午餐大概10个人左右用餐,一般4一5个菜,老板包中餐。工作的特殊性,很多候不能聚在一起同时用餐,有同事提议用公筷,大家都自觉的用公勺将菜挑到自己碗里吃。

当时,我觉得公筷行为非常卫生,就开始在家里推行。因那时我已离婚,家庭成员只有我与女儿,很是简单。女儿一直是吃早饭的习惯,家里条件也不太好,没有冰箱。有时候也偷懒,头天晚上做菜时多炒点剩下早上吃。2012年组建新家庭,自然而然的将这个习惯带过来了。老人与爱人都是医疗系统工作人员。可能是职业原因,他们理解并欣然接受。我家用公筷,过程很顺利。

惰性 不知疾病就在身边

曾紫沐,女,上栗县杨岐乡关下村大学生村官:

前几年,我听说一个病例,一位老太太喂孙子吃饭,长期是你一口我一口地喂,因为老太太不知道自己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结果很不幸,让年幼的孙子惹上了胃癌。

多数情况下,螺旋杆菌感染是从唾液传播,症状不舒服,很多胃病都是因此而起,而且传染上了不好治。我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里一直使用公筷,就是防止病从口入,父母也很支持。

所以,不仅是这次疫情应该用公筷,我们身边有很多没有足够引起注意的疾病,大家对公筷意识应该早抓。

大家不习惯使用公筷有两个原因,一是惰性,使用公筷公勺比较麻烦一点,要来回收拾,多洗筷子多洗勺;二是不注重用餐文明,没有意识到传染病就在身边。

做通老人工作事倍功半

何义元,男,萍乡经开区三田村计生服务室医生

我家实行公筷已经半年多了,并非因为这次新冠病毒暴发才做这个事。现在每次到外面与朋友吃饭,我就不习惯。每次迫不得已到外面吃饭,我一次都没有吃饱。整个社会没有使用公筷的氛围,在萍乡可能不足1%的家庭使用公筷。如果一桌人在外面吃饭,我一个人要求用公筷,人家就会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如果家庭推行公筷,首先第一就是要做好家里老人的工作,不要让他们误会你是嫌弃他们老了,嫌他们脏才使用公筷,而是要让他们知道,你是为了大家的健康才这样做。

防范疾病 减少浪费

周合军,男,现任湘东区工信局局长

我是2014年到湘东区文广局任局长,刚上任我就宣布单位食堂使用公筷,一方面是防止疾病传播,另一方面是减少浪费。以前没有使用公筷,没有吃完就全部倒掉了,很可惜,用公筷后没有吃完,可以放在冰箱下餐再吃。后来,到工信局任职,又再次推行公筷。

原先单位也有个别人不愿用公筷,但大家会毫不留情,几天都不会与他坐一桌吃饭了。大家都用公筷,你一个人不用,这不仅是个人不讲卫生,也是不讲用餐文明的表现。

来源:萍乡观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