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城事民生 像泥土一样朴实和温暖 ——记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刘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9130|回复: 0

像泥土一样朴实和温暖 ——记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刘小清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20-5-11 14: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兰兰会自己洗脸了!不过洗得还不是很干净。”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刘小清接到了一位家长打来的电话。当天晚上,刘小清激动地在日记里将这个喜讯记录下来。因为,为了智障学生兰兰能够自己洗脸,她花了很多时间,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工作。

老师是无私的,将学生教育成才,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而刘小清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注定了没有“桃李满天下”的可能。但只要看到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对老师的爱作出一点点回应,刘小清就感到无比欣慰。

由于学生的特殊性,特殊学校教师的工作非常辛苦。学校里,聋哑、自闭症、智障等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都需要倾注老师多于常人的爱心与时间。而刘小清作为我市第一批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在特殊教育这个行业已耕耘了22个年头。

记者随刘小清去家访,山路弯弯曲曲、高低盘旋,刘小清却说:“现在的路和前两年比,已经是相当好的。那时的路坑坑洼洼,哪有如今这般平坦!”

针对由于智力障碍、肢体障碍、多重障碍等导致生活上基本无法自理、不能来学校读书学习的重度残疾孩子,刘小清带领同事们组建优秀教师志愿服务队,承担起全县9个乡镇重度残疾儿童的送教上门工作。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刘小清和同事们翻山越岭,来到这些孩子家中,帮助孩子们做康复训练,对家长进行康复知识指导。

今年8岁的学生小甘家里有一块重重的大石头,上面有一根绳子。小甘的母亲有精神疾病,不会照看小甘。小甘的父亲外出时,就把小甘的脚用这根绳子拴着。因为大小便不能自理,小甘达不到入学条件,刘小清和同事经常送教上门。为方便了解小甘在家的情况,这一次,她们带了一个手机送给小甘父亲,耐心地教小甘父亲学会使用手机。刘小清希望小甘能有好转,以便早日到学校学习。

在帮助孩子康复这一点上,刘小清有着丰富的经验。她在教聋哑孩子说话时,让学生的手贴在自己的喉部、腹部,让他们感受声带的震动、气流的强弱。一次不会两次,两次不会三次……同样的练习常常重复几十遍,甚至几百遍。

小嘉是一个笑容甜美的15岁聋哑少女,看到刘小清一行来到家里,她拿出寒假期间在家画的作品给老师们看。刘小清对小嘉祖父说:“这孩子很优秀,有才华,将来要争取让她去上高中、上大学。”小嘉祖父感慨地说:“如果不是国家和社会对这些孩子的关心,小嘉哪里能像现在这样能写会画?”

刘小清坚持让智障学生学有所长,先后开设了刺绣、舞蹈、美术、书法、篮球、特奥运动项目等课程,组建了聋人篮球队、体育队、舞蹈队等,智障学生参加全国特奥运动会、全省特奥运动会收获2枚金牌、1枚铜牌,学生的美术作品连续3年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全国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全省一等奖3个。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的同事们都很敬业,很有爱心,我们总是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刘小清说,作为学校校长,她把同事们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引领他们成长成才。老师们参加各种竞赛,她总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其修改教案、说课稿,耐心指导。经过数个夜晚的磨课、修改,两位老师的优质课在刘小清的指导下获得全省一、二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五一巾帼标兵岗”“全省巾帼文明岗”“省师德师风示范学校”。刘小清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好人”“江西省师德先进个人”“江西好人”“江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刘小清看来,这是平凡的工作,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好工作,是她的本分。

来源:萍乡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