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本网将陆续向您介绍包涵萍乡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乡土人情、民俗非遗、传统美食等。一处风景、一份美食、一种习俗、一首民谣、一件物品、一个地标…都汇集成“乡情”二字。欢迎国内外的萍乡人投稿,用你的笔书写昭萍美好的记忆!
小时候就听大人说,我国著名画家、美术和教育家、文学家丰子恺在萍乡的二三事。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乡村小庙里,喜获《丰恺漫画》一书,好不开心满足,并被大师的漫画深深吸引。
夏日,太阳高高升起,照得大地火辣辣的,一阵风刮来,这风不是凉的而是热的,让人感到一个燃烧的季节到了,乘着这般热气来到萍乡市上栗县彭高镇彭高村丰子恺先生的暇鸭塘旧居。
这现状让人唏嘘,一位不愿透露姓氏中年男子的说,"这个祠堂丰子恺大师居住过,如现在维修还来得急,修好一下,保护一下,作为美丽乡村中一个不可多得的参观点多好!!”
据当地的"全国农民藏书家"刘炳继介绍说,几年前,丰子恺之女画家丰一呤来萍乡并到彭高村暇鸭塘旧居参观。刘炳继说,保护名人旧居,象张国焘、张国庶、刘凤诰、喻宜宣、王耀南、王六生、肖炳实、李畋等等名人故居保护修茸、开发利用义不容辞,任重道远。
暇鸭塘旧居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上海沦为孤岛。我国著名漫画家丰子恺,亦离沪赴内地桂林,1938年2月途经萍乡。因萍乡有他一个学生,便在萍小住有月余之久,客馆清冷,无所事事,便每天出外写生。萍乡是一个山水优美、文物昌盛的地方,他在外出写生中,对萍乡的山山水水和萍乡人民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尤其喜爱萍乡的劳动人民。
他经常深入到生活的最底层,体验他们的生活、风俗、习惯,用他的画笔,画了许多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的风情画,受到萍乡人民的喜爱。他的画,从不署名,只写T、K两个英文字母代表作者。
有次,他送给人家一幅画,’人家问他:“你怎么不留名?”他指着两个英文字母回答说;“这就是我的名字!”他不仅在萍乡民间留下了许多画,到桂林后,还根据萍乡人民的风土人情,追怀记忆,画了许多富有萍乡泥土气息的画卷,如《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当时,丰子恺先生的到来,深受萍乡人民的欢迎,慕名前来求书画的人也就接踵而至。丰子恺先生对来者不拒.有求必应,即兴握笔,挥毫而就。当时蒋家王朝抱不抵抗主义,半壁山河沦于敌手,神州大地,风雨如晦。此时此情,丰子恺先生感慨万千,他书赠索者诗词,大多’慷慨激昂之辞,也有故国怀思之感,表达了一个爱国画家不愿做亡国奴的民族气节。他在萍乡写的诗词很多,但时至今日,留存下来的寥若晨星了。
七律昨夜春风上旅楼,飘然吹梦到杭州。 湖光山色迎人笑,柳舞花飞伴客游。 阁画玲珑春昼泵,笙歌宛转大平讴。 平湖角鼓催人醒,行物苏条一楚囚。 一九三八年二月作于江西萍乡 这首诗揭露了蒋家王朝在大敌当前之时,依然舞大平,粉饰大平,媚敌妥协,拒不抵抗。 代女儿作儿家原住古钱塘,也有朱栏映粉墙。 三五良宵团聚乐,春秋佳日嬉游忙。 清平未识流离苦,生小偏遭破国殃。 昨夜客窗春梦好,不知身在水萍乡。 一九三八年二月作于江西萍乡
词一首寄托了画家的忧思: 高阳台千里故乡,六年华屋,匆匆一别俱休。黄发垂髫,飘零常在中流。渌江风物春来好,有垂扬时拂行舟。惹离愁,碧水青山,错认杭州。而今虽报空军捷,只江南佳丽,已变荒丘。春到西湖,应闻鬼哭啾啾。河山自有重光日,奈离魂欲返无由。恨悠悠。誓扫妖魔,雪此冤仇。
如今,世事人非,心中浮想联翩。今日,萍乡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山河锦绣,生机勃勃,让人赞叹! 来源:昭萍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