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论坛 城事社区 城事生活 《中国组织人事报》专版聚焦甘祖昌干部学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1213|回复: 0

《中国组织人事报》专版聚焦甘祖昌干部学院!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47
发表于 2019-1-29 10: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大好消息
2019年1月28日
《中国组织人事报》视觉新闻专版
聚焦甘祖昌干部学院
640 (1).webp (40).jpg
下面,一起来看看专版的报道吧!
640 (1).webp (41).jpg 专版内容
江西萍乡市大力弘扬甘祖昌精神
课堂在田野 精神驻心间

在革命老区江西省萍乡市,“农民将军”甘祖昌的故事家喻户晓。近年来,该市深入挖掘“严于律己、艰苦奋斗,一心为民、永葆本色”的甘祖昌精神,在甘祖昌将军的故乡ー一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建设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干部学院一一甘祖昌干部学院。

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原址原貌、村民民宿,进行提升改造。同时,完善教学功能,把甘祖昌回乡建设的水库和桥梁、绿化的山岭、改造的冬水田和周边红色遗址当教学课堂,让学员身临其境,走出了一条“课堂在田野、吃住在农家、人人当教员、百姓齐参与”的红色教育培训模式,让学员更加贴近和感悟“初心”,增进党群干群感情。

甘祖昌干部学院还坚持开放创新理念,创办新时代红色文化流动教学阵地一一随营学校,将周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红色遗址等全部纳人随营学校的辐射范围,目前已拓展到周边7个村庄。探索军地对接共建,与甘祖昌曾经奋斗过的新疆军区,组建军代表授课团、将军授课团。并与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干部学院等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与韶山管理局等建立长期合作共享机制,着力打造以萍乡为中心的“两小时红色培训圈”“湘赣红色培训联合体”。

此外,学院在办学过程中探索“红色培训+乡村振兴”新路径,以红色教育培训助力脱贫攻坚。如今,沿背村人人忙着办民宿、做宣讲、搞演出,乡风民风、村民精神面貌不断改善。2018年,红色培训为当地群众增收600余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40余万元。

自2016年10月以来,学院共举办730余个班次,培训学员3.1万余名,越来越多的党员和群众走进这里,接受红色洗礼,锤炼党性修养。

甘祖昌将军故居

2018年4月,培训学员参观甘祖昌故居,聆听微党课。

640 (1).webp (42).jpg 640 (1).webp (43).jpg
访谈式党课

学院组建了一支有革命后代、专家学者、新疆军区军代表和农民教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拓展训练

2017年5月,来自江西省901地质地矿局的学员在学院进行拓展训练。

640 (1).webp (44).jpg 640 (1).webp (45).jpg
采春茶

学院设置体验式课程,让学员与村民一起劳动。图为学员在六市乡海潭茶场采茶。

农副产品

学院成立“将军情”土特产公司,收购贫困户土特产,进行现场展示和销售,助力脱贫攻坚。

640 (1).webp (46).jpg 640 (1).webp (47).jpg
江山村鸟瞰图

甘祖昌干部学院在江山村建立随营学校,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增收。

沿背村共有民宿55户,2018年户均收入3.8万元。图为今年1月,该村民宿户领取经营分红。

640 (1).webp (48).jpg 640 (1).webp (49).jpg

学员与村民同吃农家餐。

学员走进当地群众家中,倾听心声、问计于民。

640 (1).webp (50).jpg 自2016年10月对外接待培训班以来,
两年过去了,
学院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现在,就让小编带您走进
一所“没有围墙”的干部学院
首先请看一段介绍甘祖昌干部学院的视频 640 (1).webp (51).jpg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时,对甘祖昌、龚全珍的感人事迹给予高度评价并强调:“要把这种革命传统精神弘扬下去,不仅我们这一代人要传承,我们的下一代,也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2018年6月10日至11日,省委书记刘奇同志深入我市调研,亲切看望了龚全珍老阿姨,考察了甘祖昌干部学院等红色文化阵地,并强调指出:“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优势,加强红色文化阵地建设,传承弘扬甘祖昌将军严于律己、艰苦奋斗,一心为民、永葆本色的优良作风和宝贵精神,努力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作为”、“要创新体制机制,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建设更加具有吸引力的红色文化阵地,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接受红色教育”。

201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市委组织部、莲花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甘祖昌将军、龚全珍老阿姨精神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刘奇在学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将军故里,深挖红色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办学水平,大力建设甘祖昌干部学院。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学院从无到有,从有到特,走出了一条“课堂在田野、吃住在农家、人人当教员、百姓齐参与”的红色教育培训新路子,建成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干部学院。

一起走进甘祖昌干部学院 640 (1).webp (52).jpg
甘祖昌干部学院全景
甘祖昌干部学院简介

甘祖昌干部学院位于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家乡——江西省莲花县沿背村, 学院毗邻319国道和317省道,距萍乡北站54公里,距南昌西站320公里,距长沙黄花机场167公里,长沙-萍乡高铁单程仅需半小时,南昌-萍乡高铁单程仅需1小时,距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156公里,乘坐大巴仅需2小时。

甘祖昌曾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7年,他不当将军回家乡当农民的故事,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高度评价。他的夫人龚全珍夫唱妇随,来到将军故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服务社会,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学院面向全国,培训对象以党员干部为主体,兼及其他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等。学院坚持以甘祖昌精神创办甘祖昌干部学院,对党员干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党性教育活动,着力打造以弘扬甘祖昌、龚全珍精神为主题的全国党性教育示范基地、优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地、部队官兵和退伍军人红色基因传承基地、青少年学生研学旅行基地。

1为什么选择在沿背村建干部学院?

1把学院建在乡村

640 (1).webp (53).jpg
640 (1).webp (54).jpg 640 (1).webp (55).jpg

甘祖昌干部学院从选址开始就注重与农村、与群众相融合,打破常规思维,改变把干部学院建在城区的传统做法,将学院建在甘祖昌将军回乡当农民奋斗了29年的萍乡市莲花县沿背村。这里保留了甘祖昌将军回乡建设家乡的全部遗址,又有较好的民风和群众基础,把学院主体建在该村,既可以更加直接生动地弘扬甘祖昌精神,又能使学员更加紧贴群众生产生活,更加“接地气”。

2把投资降到最低

640 (1).webp (56).jpg
甘祖昌故居

在建设过程中,学院始终坚持弘扬甘祖昌将军艰苦奋斗、精打细算的优良品质,从萍乡特别是莲花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始终坚持勤俭办学原则,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大投入,充分利用原址原貌、民居民俗,因地就宜,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改造,完善教学基本功能,因陋就简,直抵人心。

3把空间不断拓展

在办学过程中,甘祖昌干部学院高度重视军地共建和军民融合发展,主动争取甘将军曾经奋斗过的老部队——新疆军地的关注和大力支持。新疆军区先后9批次派出干部和英模代表32人次来到学院开展共建活动,建立了驻地军代表制度,并组建了军代表授课团、将军授课团,与学院教师共同为学员授课。

640 (1).webp (57).jpg

新疆军区保障部政委张立刚少将一行莅临沿背考察调研

甘祖昌干部学院在办学中坚持合作共享、联动共赢,在资源共享中联动发展。充分发挥赣湘边界的区位优势,主动与长沙、韶山、株洲、醴陵等周边红色培训机构对接,积极融入井冈山红色培训版块,打造了“韶山—长沙—安源—莲花—永新三湾—井冈山”“湘赣两小时红色培训圈”,并先后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等签定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长期合作共享机制,构建了“湘赣红色培训联合体”,极大地拓展了学院的发展空间。

640 (1).webp (58).jpg

“湘赣两小时红色培训圈”示意图

2甘祖昌干部学院独特的教学方式

1这里有开放的田野课堂

640 (1).webp (59).jpg
学员在甘祖昌将军当年主持修建的返修桥上上微党课

甘祖昌干部学院把绝大部分教学课堂设在当年甘将军回乡当农民时带领乡亲们建好的水库和桥梁、绿化的山岭、改造的冬水田,以及周边的红色资源所在地,并以“见物、见人、见精神”的顺序设计教学内容,让学员身临其境,感悟峥嵘岁月、走进将军心路历程,使学员心灵在历史和现实的碰撞中受到强烈震撼。通过整合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甘祖昌干部学院成功打造了“毛泽东引兵井冈成功决策之路”“革命先驱追寻真理坚定信念之路”“甘祖昌龚全珍解甲归田不忘初心之路”等三条红色教学线路,在线路上设置了40余个教学点。

2这里有不唯身份的教师队伍

红色教育题材采茶剧《并蒂莲花》演员、泥瓦匠刘清林

学院通过多种渠道、不同方式建立了一支力量雄厚、充满热情、乐于奉献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中,除了甘祖昌将军身边人员、革命后代、专家学者、军区代表之外,还有一支特殊的教师队伍——农民教员。在学院开发的系列党课中,很多是由村里的普通农民讲述和演绎甘祖昌夫妇的故事。例如,红色教育题材采茶剧《并蒂莲花》就是由沿背村30余名村民自排自演的,其中既有70多岁的老农民,60多岁的泥水匠,还有民办教师、家庭主妇、商店小老板等,每次还会邀请10多岁的小学生轮流上台表演。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培训方式不但形式新颖,而且真实质朴,触及灵魂,使学员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有学员看完后感慨:“让农民上台演甘将军和龚老的故事,显得逼真感人。这不仅是一部戏,也是一堂生动的党课,更像是一面镜子,警示我们讲党性、守规矩。”

3这里有直抵人心的精品课程

640 (1).webp (60).jpg
红色教育题材采茶戏《并蒂莲花》
640 (1).webp (61).jpg
32集电视连续剧《初心》
640 (1).webp (62).jpg
编印出版《安源红色家书》作为学院党性教育教材

甘祖昌干部学院始终将课程研发作为立院之本,成立了甘祖昌精神研究会,组织精干力量挖掘甘祖昌精神的时代价值,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感悟初心课程体系。开发了《薪火相传 信念永恒——沿背红色印记》、《初心长驻 奋斗不息——走进将军农民甘祖昌》、《甘祖昌将军的家风》、《甘祖昌群众工作法》等访谈式互动教学课程;《并蒂莲花》、《三女跳崖》等情景教学课;《一座桥变十二座桥》、《伍婆婆送三子参军》、《八支香烟的故事》现场微党课;《这样一位将军》、《老阿姨》、《红土情》等音像教学课程,让学员全方位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境界和高尚品质。目前,“薪火相传·信念永恒”系列党课已开讲585堂,红色教育题材采茶剧《并蒂莲花》已演出428场。

3甘祖昌干部学院让干群互动

1“培训民宿”,让干群同吃同住同劳动

640 (1).webp (63).jpg
640 (1).webp (64).jpg 640 (1).webp (65).jpg
沿背民宿

甘祖昌干部学院没有建设专门的学员宿舍、食堂,通过“村民自营+学院指导”的办法,鼓励和引导当地农民兴办“培训民宿”。学院和村里成立合作社对“培训民宿”实行统一管理,即统一基本建设标准,统一验收挂牌,统一配送床上用品,统一派送学员,统一结算收入。老百姓的家就是学员培训期间吃饭、住宿的地方。

640 (1).webp (66).jpg 640 (1).webp (67).jpg
农事体验教学活动

为让学员切身体验当年甘祖昌将军回乡务农的劳动生活,学院专门开设了采茶、做豆腐、下地种菜、挖土种田等“追寻初心·体悟将军农民精神”系列农事体验教学活动。学员通过参与农事体验活动可以获取“工分”,并凭工分兑换相应的农产品,享受劳动的成果。这种安排,让学员和村民一起扛起锄头干农活,一张桌子吃农家饭,一条板凳聊家常,真正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既受到了艰苦奋斗、忆苦思甜教育,又与群众走得更近了,对群众感情更深了。

2“随营学校”,让学员在流动中接受教育

640 (1).webp (68).jpg
甘祖昌干部学院随营学校

甘祖昌干部学院借鉴传承我们党在战争年代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经验做法,探索创办了新时代红色文化流动的教学阵地——“随营学校”,将周边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红色遗址全部纳入“随营学校”辐射范围。“随营学校”由当地农户提供房间,学院配送被褥,学员自背行囊,真正做到学员走到哪里,学院就办到哪里,培训就进行到哪里。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员在更大范围体验群众生产生活,接受深刻教育,更把教学活动变成了政策宣传和乡风文明的推广过程,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

3互评机制,让群众与学员共同成长进步

学院专门建立学员评民宿、群众评学员的互评制度,其中学员评民宿的结果作为学院和合作社对民宿的重要考核指标,直接影响下一批学员的派送名额。群众对学员入住民宿的评价意见,也将作为学院对学员的结业评价依据,有的还将按干部管理权限反馈给所在单位党组织及组织部门。这样学员与群众之间既要相互融合,又要相互监督,从而实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4甘祖昌干部学院取得的显著成效

1创造了红色教育培训的新样板

640 (1).webp (69).jpg

甘祖昌干部学院办在广袤的农村大地,既消除了有形的围墙,也破除了无形的围墙,让干部走进百姓家中,与群众“零距离”学习生活在一起,真正感悟到了甘祖昌将军永远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精神。学院灵活采取的访谈式互动教学、情景教学、体验教学、现场教学、仪式教学等培训方式,还原历史情境,引导学员“走将军走过的路、干将军干过的活”,让广大学员真实体验当年甘将军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艰苦创业的过程,深刻感悟到了人民群众所蕴藏的伟大力量。很多学员表示,这种培训模式让他们耳目一新,倍感亲切,深受教育,让人终身难忘。

2开辟了红色教育培训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640 (1).webp (70).jpg
将军情土特产超市

甘祖昌干部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注重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又注重反哺于群众,让群众在红色培训中得到实惠。在这里,特有的将军文化、人文资源,被盘活转化成为教学资源,给曾经贫穷的村庄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信息、新的发展机遇。村民通过开办民宿、销售农副产品、参与教学等多种途径增收致富。

640 (1).webp (71).jpg 640 (1).webp (72).jpg
金丝皇菊种植基地、贫困户免息贷款购买的大巴

2017年,红色培训为当地群众增收300余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70余万元。2018年,红色培训为当地群众增收600余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40余万元。

2018年,合作社经营民宿增收近30万元,这是村集体的收入,更多的实惠体现在百姓身上,民宿户均收入达3.8万元。两年来,民宿仅住宿、餐饮收入超过10万元的13家,最高的达23万元。

640 (1).webp (73).jpg
沿背村小学生组成的卫生督察小分队

红色教育培训让群众在耳濡目染和亲身参与中,受到了教育和熏陶,富了口袋的同时也富了脑袋,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发生了嬗变。现在,村里的老党员和小学生自发组成了卫生督察小分队,每天义务对全村进行卫生督查;少先队员积极加入村里的义务讲解团,讲述甘祖昌和老阿姨的故事,成为一名小小宣传员;村里打牌赌博现象销声匿迹,人人都忙着办民宿、忙种养、做宣讲、搞演出。

640 (1).webp (74).jpg
坊楼镇被省住建厅列为江西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曾经的贫困村、空壳村、软弱涣散村,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成为了富裕文明的示范村,获评江西省旅游风情小镇并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今年央视二套以《寻找乡村振兴新动力》进行了专题报道,“红色培训+乡村振兴”为革命老区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路径。

3打造了红色教育培训的新地标

640 (1).webp (75).jpg
国家水利部党校处级干部进修班在学院开展学习

甘祖昌干部学院将学院的发展与学员受教育、百姓得实惠紧密结合,打破学院、干部、群众之间的壁垒,这种“没有围墙”的办学模式给学院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640 (1).webp (76).jpg

2018年11月26日,来自坦桑尼亚警察院校的学员到学院考察学习

学院培训班次由市内走向省际、辐射全国。自2016年10月办学以来,一批批来自中央部委、央企国企、省直部门等共625个单位分735批次共31193名学员到甘祖昌干部学院开展党性教育培训。特别是2018年初以甘祖昌将军、龚全珍老阿姨感人事迹为题材的32集电视连续剧《初心》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后,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从全国各地慕名来到甘祖昌干部学院接受红色教育。甘祖昌干部学院已成为全国党员干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新高地。

据悉,2018年12月10日,省编办正式批复甘祖昌干部学院机构规格,同意甘祖昌干部学院为中共萍乡市委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2018年12月15日,市编办的批复进一步明确:甘祖昌干部学院为中共萍乡市委直属正县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归口市委组织部管理,委托莲花县委代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甘祖昌干部学院将以机构规格获批为契机,
传承弘扬甘祖昌、龚全珍精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不辜负各级单位和领导的关怀和厚望,
朝着将学院办成
全国党性教育示范基地、
优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地、
部队官兵和退伍军人红色基因传承基地、
青少年学生研学旅行基地
阔步前行。
(供稿:甘祖昌干部学院、部新闻宣传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