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矛盾在所难免不过可千万别伤了和气
... “谢谢警察同志帮我找回儿子,今后我一定对他多些关心和教导,谢谢你们了!”9月27日晚20许,升坊镇派出所民警成功把一名离家出走的七岁男孩安全送回家中,男孩家长对警方表达了万分感激,连声道谢。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跟着小编往下看!
9月27日晚20时许,升坊派出所升坊责任区民警李睿巡逻至升坊镇中石化加油站路段时,发现一名年龄约六七岁的小男孩一人独自行走,一路不停的哭泣。由于小男孩一直哭泣不止,民警只好先将其带回派出所,并耐心劝导。
耐心劝导卸心防 原来,吴某某晚饭后在家玩耍,由于调皮被母亲陈某责骂,母亲的责骂使吴某某感到十分委屈,一气之下便趁母亲陈某不备时离家出走,准备步行去广东寻找在外务工的父亲吴某。 民警听完吴某某的诉说,耐心的劝慰着,吴某某看着民警亲切的眼神,眼泪一涌彻底放下了心理戒备,把父母的身份信息以及家庭住址告诉了民警。
暖心护送终劝回 按照吴某某的指引民警沿路寻找,将吴某某安全的送回家中,心急如焚的陈某看安然无恙的儿子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激动地热泪盈眶,对民警热心帮助表示感谢。同时,她表示,以后教育孩子一定注意沟通方式,多留意孩子的情绪波动变化,从而正确引导孩子,避免自家孩子再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在这儿,小编 想跟各位家长聊一件事儿, 请你们静下心来看看,甚至是反思 其实,孩子离家出走 不外乎以下类型:
逃避压力型
“学习太累了!” 父母严厉,要求高,整天唠叨,三句话不离学习,使孩子产生厌烦心理,想离父母远些。
缺乏关怀型
“天天吵,烦死了!”父母不和,经常争吵,孩子夹在中间不知所措,有时还会被要求站队,成为出气筒;或者是家庭结构复杂,各方面的关系不能平衡处理好。
逃避惩罚型
“回家就被打,还不如跑。”父母对孩子管教方式简单、粗暴;有一些是由于父母自身有性格缺陷,如酗酒、赌博、家庭暴力倾向等……
赌气威胁型
“不答应我,我就离家出走给你们看!”孩子过于骄纵、任性,发展出一种对付家长的手段,有时提出要求得不到满足,便以离家出走相要挟。
追求自由型
“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有些孩子伴随着生理上的成熟,想独立,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或寻求刺激和冒险,由于心理上还没长大,经常冲动又缺乏社会经验,易受不良文化和坏人的引诱离家出走。
在这里,恳请家长们要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如果发现孩子动了离家出走的念头,父母一定要耐心说服孩子。如果发现孩子离家出走后,请及时报案,向警方寻求帮助。
来源 |隆升之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