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的银行卡因涉及XX案件被冻结,请您配合调查…”“您好,我是xx派出所民警,您涉嫌刑事犯罪…”“您好,我是xx法院。您名下的资产被冻结…”
如果你接到上述电话,请记住,你遇到冒充公检法诈骗了!这些都是骗子常用的诈骗话术! 小心! 
案件回顾 10月18日,宣风派出所接到市局反诈中心快速准确推送预警信息。居住在芦溪县宣风镇的村民张某疑似遇上“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民警立即与张某联系,电话却一直无人接听。民警迅速出动,一批前往张某家中,一批前往镇上银行找寻张某,途中民辅警仍不停的拨打着张某的电话。通过多方途径终于在宣风镇某银行找到张某,拦截住正准备办理转账业务的张某,确认张某还未将钱转出,民警这才松了口气。
民警在现场向张某及周边群众重点讲述了“冒充公检法类”诈骗的手法,并对张某的手机进行检测,卸载了张某手机上的涉电诈风险软件,指导其在手机上下载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成功劝阻了一起冒充公检法类的诈骗,及时止损8万余元。 为何老掉牙的套路仍会有人中招?
“ 通过“建立人设→制造恐慌/兴奋情绪→实施操纵”,冒充公检法诈骗成为历史最悠久、变种最多、成功率最高的骗术,没有之一。骗术实施过程中,被害人遇到自称是公安局民警、检察院检察官、法院法官的骗子,骗子告诉被害人“摊上事儿了”,有贩毒、走私、洗钱、诈骗等犯罪嫌疑。 ”
警方提示 1 凡是接到自称公检法人员的电话,或者自称是某部门工作人员,主动“帮你”转接电话的都是诈骗; 2 凡是提到安全账户、清查资金,需要你提供各种验证码、动态口令的都是诈骗,有些时候不需要你亲自转钱,骗子自会有招让你的钱不翼而飞; 3 凡是自称公安人员要求通过电话、QQ、微信做笔录的,都是诈骗; 4 凡是要求在家里或前往酒店、网吧等隐蔽环境接受调查或自证清白的,都是诈骗; 5 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拨打110报警。 来源:芦溪公安 |